张可久《【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题解,注释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9 21:54:24 我要投稿!
【双调】折桂令
读史有感
剑空弹月下高歌①,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②,青灯寂寞,老子婆娑③。故纸上前贤坎坷④,醉乡中壮士磨跎⑤。富贵由他,谩想廉颇⑥,谁效常何⑦!
【题解】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晋左思诗句),高才得不到重用,抑郁终生,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普遍现象,元代尤甚。本支曲子“读史有感”也是在对这一现象发表感慨。曲中列举了冯谖、马周、廉颇等曾经坎坷不遇的才俊,旨在抒发才不得用的苦闷,也表露出自己对得到知遇的人的汲引的渴求。用典贴切,感慨深沉是本曲子的风格特点。
【注释】
①剑空弹——借用战国时冯谖故事。《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下食客,始受冷遇,曾弹铗(剑)发抒牢骚。
②萧疏——稀疏,疏落。
③老子——作者自称。婆娑,盘桓不进的样子。
④故纸——古书。
⑤“醉乡”句一《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未发迹之前,在新丰旅舍里受到店主人的冷落,独饮一斗八升酒以消愁。壮士,指马周。磨跎,逍遥自在,此处指消磨时光。
⑥廉颇——战国时赵国大将,多次为赵立功,后被谗逃魏。赵国时屡为秦国所困,欲再起用廉颇。但使者却被廉仇人贿赂,言廉已老,致使廉未能被召回(事见《战国策·赵策》)。
⑦常何——唐太宗时中郎将,因荐马周而受到赏赐(事见《新唐书·马周传》)。
【作者简介】
张可久(1270?—1348),元代后期著名散曲家。字伯远,号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又说名久可,字可久。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事迹不可详考。略知曾以路吏转首领官,掌省署文牍,一生仕途不得志,时官时隐,四处奔波,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80岁左右为“监税松源”。晚年居杭州,以山水自娱,毕生专写散曲,不写杂剧,尤其致力于小令,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等有词曲唱和,称马致远为先辈。今传小令855首,套数9首,数量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首屈一指。张可久是元代散曲由前期的朴素自然变为后期的典雅工丽的关键人物,是“清丽派”散曲作家的代表。张氏善于把诗词的词藻、句法、声律等吸收到散曲中去,使散曲诗词化。他的散曲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声律谐和,风格俊逸,当时便已成集。现存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徐渭辑《小山乐府》,清夏煜辑《张小山小令选》,清劳权辑《张小山北曲联乐府》及近人任讷《散曲丛刊》本《小山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