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独立思考
妈妈说:思考是个人的事情,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找到思考的乐趣。
爸爸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如今,请家教、上补习班已经成了一股社会风潮。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最输不起的是教育。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把孩子培养好,花再多的钱也愿意。甚至有不少家长愿意出高薪寻“伯乐”、请家教。我们深知这些家长的苦心,也理解他们希望培养孩子成才的迫切心情,但是,朱成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请过家教,没有上过补习班,没有开过小灶。
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请家教只能提高分数,提高成绩,不能提高能力。而我们更看重的是孩子能力的培养。家教的作用,如果只是再讲解一遍题目,再传授一遍内容的话,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进程。他们会认为上课不好好听讲没有关系,而且会助长孩子的懒惰,使孩子变得更不爱动脑,缺乏主动去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可见,如果要真正获得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得靠平时课堂里的学习,还得靠自己摸索。为此,我们特别强调要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且能够解决一系列问题,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把公式、概念琢磨透了,就可以解决各个问题。孩子在学习上学会了独立思考,那他在为人处世的其他方面也会独立思考、动脑筋,不会再去问别人。
从小女儿在做作业或者碰到其他难题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跑来问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后来我们发现,孩子一看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想也不想就来找我们:“爸爸,这道题目怎么做啊?”“妈妈,你快过来帮忙。”
久而久之,即使不是很难的题目,她也不愿意多花点时间自己去想想。女儿已经对我们产生了依赖性。
为了断绝这种依赖,我们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让她自己积极想办法解决难题。
一天,孩子又拿着一道题来找爸爸。爸爸一看,题目是这样的:
一只体重50千克的小象要过小木桥,可是小木桥因为用得太久,都被压弯了,只能承受49千克的重量,河水非常深,附近又只有这一座桥。可是小象最终顺利过了桥,请问小象是如何过桥的?
女儿翻来覆去地读着这道题目,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怎么也算不出小象怎么过河。我们不再大包大揽地把题目接过来,反而要她自己动脑筋。女儿很惊讶,大胆地和我们玩起了激将法:“我知道你大概也不会这道问题,所以你就让我自己想,是不是?”
我们哭笑不得,于是爸爸指着
天花板:“你知道爱迪生是怎么发明出电灯泡的吗?他当初发明灯泡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试验,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后来曾经统计过,他失败了九百九十九次。”
“哇,这么多次!”女儿不禁睁大了眼睛。
“是啊,可是爱迪生说:‘在我看来,我并非是经历了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而是我发现有九百九十九种方法对灯泡的发明是不可行的。’你看,爱迪生失败了这么多次,还保持这么乐观的精神。假如他在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当中,任何一次放弃了,那么世界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度过多少年呢。”
“爱迪生真有毅力。”女儿说完,又回到自己的小屋中去了。
过了大半个小时,女儿又出来找我们,她已经想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想让大象跳到河里,游过去,可是题目上说了‘河水非常深’,看来不行;还有一种比较粗俗,”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只差1公斤,小象如果能够饿上半天,再把大便、小便都排光,说不定就能过去。”
“哈哈哈,”我们不禁大笑,“你真有想象力,可这是一个‘臭’主意,肯定不对。再好好想想,要翻来覆去地想,翻过来,再倒过去……”
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女儿顺利找到了让小象过河的方法。趁着她非常开心的时候,我们顺势鼓励她:“成成,你看你自己独立解决了一个难题之后,是多么的开心啊,要是爸爸一开始就告诉你答案,你可就没有成就感喽!解决难题既要有细心,还需要恒心和耐心。”
成就感的确非常起作用。从此女儿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得出的结果,不论是不是正确,都是最好的思维训练。
经过培养和训练,女儿已经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女儿都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对遇到的现象、问题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的“窍门”。相应地,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很快,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心得: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时,我们总是鼓励她自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再加以指导,不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女儿不管遇到任何难题,第一反应不是找别人来帮忙,而是先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后来,女儿的学业越来越难,父母的知识储备也跟不上了,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就拥有了自己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