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600字

【第1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暑假在蝉鸣的相伴中,在绿荫的笼罩下,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感触颇深。

初拿这本书,我便背书封上的[美]埃德加·斯诺著给深深吸引。一本关于中国的巨著为何是由一名美国记者写的呢?抱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书。

翻开第一页,入眼的是斯诺的照片和简介,我心中不免嗤笑:本来关于历史类的书籍就大多枯燥无味,而这本书又由一个外国人所写,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说不定还带着轻视。可就这样想着,我却还是看得入了迷。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真正的”红军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先前的想法不攻自破。

起初,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他们被国民党污蔑性的称为“赤匪”、“共匪”,甚至还被国民党通缉!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共产党是在何种艰难的情况下取得革命成功的。这使我不禁疑惑,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他们真的只靠一股子的信念就能坚持下来吗?我想应当还有对黑暗过后黎明的一种期待吧!“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方在”,或许便是如此吧。

如今,国泰民安,我们阅读着这本书,通过一张张泛黄的书页去了解当初,去品味共产党的无私,艰辛,过往一幕幕如同放映着的电影划过我的脑海。或许我们如今的生活依旧会不尽人意,但却因为有过那样一段艰难的时期,而显得来之不易。我们忠烈的革命先士为了如今我们的安定,可以凭一腔热血上阵杀敌,可以凭着对未来的一份期许而义无反顾的加入革命,更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拼搏!既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如今的生活,更应该学习革命前辈们持之以恒、克己奉公的无私,学习他们不服输,不畏险,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这是最好的时代吗?不是,但我们仍然可以与之共舞,去抗衡,面对,冲破呐喊,永远不要停止,直至红星永悬天空! 

【第2篇】

青春照耀中国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题记

窗边,微风习习,一个世界静止在这里,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当今社会,繁华盛世,我们,中国青年,正处于条件无比优越的新时代,正跨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可是,百年前,中国是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弱国。如今,手捧《红星照耀中国》,我庆幸,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历史交于我们的使命,是何等厚重!不可辜负!

《红星照耀中国》初次阅读,惊其出自外国人之手——埃德加·斯诺。他是一名美国记者,面对国际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误解与偏见,斯诺决定亲自冒险去中国红区进行采访,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生活。他一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弥留之际,他在病床上用生命最后的力量说出:“我热爱中国。”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最喜欢的是那群认真负责、乐观开朗、生机勃勃的青少年,他们有着属于他们的名字——红小鬼或者少年先锋队。作者在白家坪时,对他们用了不礼貌的“喂”来称呼,得来的却是不予理睬,后来在李克农的提醒下,急忙改口称“同志”,才足以得到两位“红小鬼”的原谅;还有在保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是少年先锋队的“花花公子”,担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亲自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希望得到斯诺的保证;在检查过路的旅客时,几名一定要拿到彭德怀签署的路条才肯放彭德怀本人离开的少先队员。他们可爱善良、耐心勤劳、勇敢坚强,有的甚至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过无数的苦,他们的乐观坚强是当时“红色中国”未来的希望!

在这本书出版后,他写道:“这本书,从实际意义上讲,这些故事是由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这是他们的书。”中国青年为了中国的复兴流血牺牲的无数,比如陈延年、陈乔年,他们是笑着走到最后的青年英雄,他们展现了青春最美的姿态。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我们有着比他们更为舒适和幸福的环境,是他们为了付出生命所希望看到的盛世——国之强大,人之幸福。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才是一个国家最美的风景、最大的希望。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我们在这美好的新时代,历史其厚重的责任,要有我们来担当。无论岁月曾经如何悲凉,谁能拉住他的衣襟?在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一是珍惜,二是奋斗!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