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800字《儒林外史》

读一本好书一一一《儒林外史》

纵观历史风云,多少英雄豪杰雄据一方,逐鹿中原,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一生书写儿女长情,国家兴亡,见证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

这个暑假我读了《儒林外史》这部书。看完以后,我的感触很深,《儒林外史》即是一部划时代的旷世奇作。

作者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却因贫富差距抱憾而归。同乡的穷学生也同样丢了名额。原来年富力壮的他志于效命于国家,做一名恪守职守、清廉奉公的官员。然而官场腐败、科举黑暗让他深深放弃这多年的愿望。他恨入股文!恨明争暗斗的官场!恨不能为民着想的统治者,但同时他又可怜这普天之下的万千生灵。尽管他熟读四书,通晓往事。但是,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腐败,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他别无他法,只好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誉写出这部史诗级别的有言先进思想的文章。

本文是一部讽刺小说,以作者自己悲惨经历。重在批判封建科举不公与闭锁,讽刺当代官吏腐败、无能、虚伪、吝啬特点以及封建礼教腐朽。同情底层人民,憎恶八股取士。其中最能突出本文之用意的,莫过于“范进中举”了!

范进自十六岁开始考举,可命运不公让他把奋斗的青春全部押在科举这条不见尽头道路上。幸亏老天爷开眼,在他五十四岁时,总算是金榜题名。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神魂颠倒后发起疯癫。这个被科举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终于找到了闪光点!

不过,这值得吗?

范进考举多年,历经艰辛,受人白眼,由满头青丝转为两鬓斑白,带着八十多岁老母四处辗转。看似是坚持,可你是否想过这后面的利害?

众所周知范进中举之“举”仅仅是乡试,就高兴得要“疯”了,设想一下,如若殿试大中,会不会欣喜若狂般地在朝堂大笑大哭,甚至晚上睡觉都情不自禁傻笑呢?答案不唯一,但事实确凿,这完全不值得。

明清盛行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有利有弊。自现在看来,是“弊”甚于“利”,其利即稳固王朝统治,加强君主专制。可笑的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弊”!人们思想逐渐被完全禁锢,历史脚步不再前进。百姓愚昧认为:“皇帝即是真龙天子,无人可攀!”宋元创新性思维被完全抹杀。出现像范进这样迂腐的儒士,只知读书、读书,最后思维趋于局限化,脑子如同浆糊,已经“死”了。一群只知读书的人管理政务,没有开拓思维,只能效依前朝制度。眼看西方一步步超越,国人却无可奈何,最后的事情世人皆知。这样的方式造成多少人才流失,也让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多走多少弯路。

同样,范进仅仅中了乡试,就已经“疯”了,认为自己就要荣华富贵,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都有一堆金银等着签收。这种思想无过之而不及,最后都成为一个个腐败,不为民着想的大贪官。可以说这些官吏毁掉安定社会,葬送国家未来。

故此,我们应读“好”书,不去读“死”书,“死”学。要做一个具有正能量,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好少年。长大以后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点评:能够结合历史来叙述,可见作者的史学功底。文章简明扼要,内容丰富可读。语言平实晓畅,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完后,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