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怕?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8-01-22 15:04:39 我要投稿!
我的床头一直放着一根竹杖,在迟到的朝阳里泛出青黄的温润光泽,嶙峋的竹节撑起的是一段脊梁,一杖直面风雨的气概。杖身隽刻着我最喜爱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路上,难免风雨兼程,若总是避于檐下,不敢直面现实,那么灵魂也便失去掌控。
登临华山,远眺诸峰,比之泰山犹险一分,比之黄山仍伟一峰,天下奇险,名副其实。我戴着白色的手套,一手拉着铁链,一手扶着阶梯,格外狼狈地向上攀爬着。岩缝中的石凿梯经多年风吹雨打,已经没有了棱角,更难以攀扶,阶梯又近乎垂直,眼前的石梯要撞入眼来,我如同扒在石梯上一般手脚并用,去仍手酸腿胀,不禁暗暗叫苦。
半小时前,我还在山下谷地中倘佯山水,顺着平坦笔直的大道,伴着淙淙而淌的流水,荫蔽着古木的浓阴,掬一捧清水,捡几块卵石,天朗气清,何等惬意。不料一上华山便是如此险峻,穷上而不得,欲下而不能,抬头只见巉岩突兀,低头便是那骇人的深渊。
好不容易过了千尺幢,度了苍龙岭,终于遇上一块还算开阔的平地,我一屁股坐在路旁的大石头上,再也不想起来了。
“大哥哥,买根杖吧。”我扭过头,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汗扑扑的小脸,手中抱着十几根青青的竹杖,我看了看前方转向下山的路标,心想还不如去山下玩水,便冲他摆了摆手说不想再爬了。小男孩露出失望的表情,但又咬了咬牙,抽出一根竹杖放在我手里说:“莲花峰真的很美,我常跟爸爸上去,不去一次太可惜了。这根送你吧,希望你能爬上去。”说完一挥手,跑向那边的人群了。
我手握还带着温热的竹杖,发现上面刻着一行行小字,苏轼的《定风波》词,我沉默了,我知道,说去山谷游水赏花不过是不愿再攀登的借口,我只是怕了这华山便找个精神安慰。我还是要登上那山巅呐,我想起小男孩失望的表情,他在为何而失望?
我的心似乎被刺痛,被点醒,我站起来,冲过去,胡乱把钱塞给了小男孩,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捏紧了小小的竹杖,向莲花峰前进。
我们常在风雨中撑起小伞而自以为悠然,却不知风雨兼程才是路之所向,种种借口不过是堂而皇之地避开残酷而警醒人的现实罢了。人生路上,不畏风雨,直面惨淡磨砺,方能长风破浪。
谁怕?谁怕!
【佳作点评】
亮点:这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写一次华山之旅,表达“不与自己讲和”的主题,以小见大,不错。“谁怕?”这个题目就透露了不与自己讲和的信息,苏轼的《定风波》词引进来很适合本文的主题。
瑕疵:本文虽然对华山之险有渲染,对自己爬山之难有描写,但在继续上山还是回头下山的内心矛盾中,没有写出“不讲和”的过程。虽然有小男孩的怂恿和苏词的鼓励,但这些外在的影响是如何促使内心的变化,没有写出来,这就导致了文章中心不是很突出。
发散:用叙事的文章诠释题目,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选择细节进行描写。许多同学的文章都只是粗线条的情节勾勒,甚至全文主要用叙述的手法,而没有任何描写,文章写得像一篇解说词。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打动人心的。可以用小说的写法,设置合理的情境,让笔下的人物自己说话、做事、思考问题,作者“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