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吃作文1500字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5-07 11:25:58 我要投稿!
稀饭,在钱塘江以北地区又称为粥,相信每家每户一定都吃过。
夏天到了,稀饭成了最好的解暑食品。于是有闲工夫的时候,我们家一定会吃一顿清淡爽口的稀饭。捧着稀饭,看着上面的粥油一点一点的把米粒盖住,直到最后完全看不见了,满眼都是白汪汪的时候,用筷子在最上面的一层轻轻游动,再拿起来时,筷子上就多了一层白白的皮。妈妈说,这是稀饭里营养最好的了,是由一粒粒米里的营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浮在了最上面。于是小时侯吃稀饭,我都会把稀饭的皮先吃掉,再进行搅拌,使稀饭尽快凉下来。
稀饭的皮下面,便是一层粥油。虽名字叫“粥油”,但并没有那类令人厌恶的油腻味,反而溢满了清清淡淡的爽口。它的颜色是那么纯净,仿佛容不得一丝的污垢。乳白色的温柔,这便如一名很清秀很纤细的少女,她的美不是那种文艺性的美,而是有些家常的,是在客堂间里供自己人欣赏的,是过日子的情调。她不是兴风作浪的美,是拘泥不开的美。她的美里缺少点诗意,确实忠诚老实的。她的美不是戏剧性的,而是生活化,是走在马路上有人注目,照相馆橱窗里的美。
稀饭的平平淡淡也是别的菜所没有的。它没有各种调料,没有油,纯粹只是水和米的完美结合。在阳光下,稀饭的表面波光粼粼,就像一碗没有受到污染的水一样。舀一口放在嘴里,从舌间轻轻滑过,含在嘴里,它的香甜顺滑让人不忍心下咽,舍不得破坏了此刻的幸福。
听妈妈说,在他们的那个年代,稀饭是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的。于是只要一念及稀饭,我的脑海里就会条件反射一般出现一个画面:外公和他的兄弟捧着一碗稀饭,看着明媚的太阳,嘴里念叨着:唉,如果将来能够稀饭吃个饱该有多好啊!
如今现代社会的进步,使大部分人都忘记了当年的饥寒交迫,忘记了稀饭对于当时的他们是多么美好。人们吃的越来越好,铺天盖地的食用油,铺天盖地的味精,使食物失去了他们最原始的味道。只有稀饭,依然不用各种调料,不用油,于是渐渐被淘汰,被大家所遗忘。可是稀饭的历史,稀饭的事迹,从不会因此而被埋没,被忽略。所以,稀饭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呢?
煎饺
煎饺,这是饺子的一种吃法,也许是最近几十年才发明出来的吧。将饺子煮至七分熟,把汤倒掉,转至油锅,炸至两面金黄。被油炸过的饺子早已耳目一新,原本白色的外衣变的金灿灿的,柔软的地方此刻也变的坚硬了,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里面越来越软的肉团。阳光照射在饺子上,原本金黄的地方变的更耀眼了,直逼人的眼球。
微风吹拂,肉的香味扩散开来,刺激着我的嗅觉神经末梢。它的香味是很豪放的,但却不飞扬妖冶。只要一闻到这个味道,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绳子一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它的身边。仔细观察,饺子上面的褶子被油一烫,更清楚了,一个个犹如雕塑一般,干净利落,好像容不得一点污垢。中间的肉多,把饺子撑得胀胀的,甚至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饺子出锅了。将饺子捧至餐桌上,顿时飘香满屋。倒上点醋,用筷子夹起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轻轻一蘸,塞入口中。仔细咀嚼,里面的肉香甜爽口,坚硬的外皮和着肉,又是一番风味。慢慢将饺子推向食道,柔柔地滑过喉咙,啊,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饺子师傅创造了他们,给予了他们生命,虽最后还是要被人吃掉,可是他们有骨气,至少他们为自己努力过。他们软软的身体怎么禁得起数百度高温的油的煎炸!可是,他们却变的越来越强。饺子就像一个人,原本很柔弱,可是经过生活挫折的磨练,变的越来越坚强,学会了保护自己。他不像胡萝卜,原本坚硬,用沸水一煮,却变的柔软无比;也不像咖啡粉,用水一泡,顿时变的无影无踪。他只是要保护自己。煎饺虽没有生命,可是他的生命意识却那么强烈。那么,在对生命的看法上,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是饺子,胡萝卜,还是咖啡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