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戏说了我们的历史?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的这句话曾经被当成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被反复批判,至今仍被人们争论不休。其实胡适的原意是从哲学角度讲的,与评价历史毫无关联,但这句话逐渐变成后人评价历史的说法。

渐渐地,人们放下了《西游记》,看起了被戏说的《大话西游》;渐渐地,人们不再去关心秦始皇焚书坑儒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只关心那个传说中一手促成秦朝建立的项少龙是否会在《寻秦记2》中崭露头角;就连三国历史也经历了一场从“演义”到“真三国无双”的结构重组……这种以调侃的态度对历史戏谑怒骂之风,其本质依然是娱乐。但当这种越位的娱乐对受众产生一定误导时,便会引发社会的口诛笔伐。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娱乐是否应该存在?

随着一个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特质必然或迟或早地占据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俨然成为大众娱乐的资料。在书房文化、客厅文化等领域,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有或多或少人工修改的“史迹”。历史就摆在那里,已经被无数人动过,或引证,或改写,或挪用,或杜撰……对于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桥段,还有人编撰出通俗易懂且具有艺术性的戏说版。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历史中的曹操统领百万大军,北定中原。李本涛评价:“旷世之奇才,有治国用兵之能。”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却被描绘成了一位阴险狡诈,心怀叵测的卑鄙小人。另外,值得注意的,历史中的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病死于洛阳,而在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曹操却是被一棵千年古树“诅咒”而死。再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美化诸葛亮,对周瑜的形象就做了一定的扭曲。我们平时所说的诸葛亮气死周瑜,确是子虚乌有的。从赤壁之战到周瑜病逝的两年内,诸葛亮与其素未谋面,代表蜀国吊唁的是庞统,而非诸葛亮……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奇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历史研究是由当代人的兴趣所引发的,用的是现代的观点,服务于当代。历史就像黑夜中的灯塔,照亮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所以,大话、戏说之风请赶快停止吧,还历史以本真面目。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意义,皆在此。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