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与诗人共赏一轮明月

月亮,寄托了无数人的遐想与哀思,每一时、每一刻,阴晴圆缺,时光轮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字语间,仿佛可见潇洒似‘谪仙’,但你可知,此时诗人正因为反对变法而被赶出京城,但暂时的挫折并没有浇灭诗人的政治抱负,他仍然怀有希望。月光中,一方面感叹着“此事古难全”,一方面却又微笑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殷切中蕴含着温暖,诵来让人不禁悠然会心。

每一年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人却在月光下慢慢变老。二十年后,苏轼流放海南,同样是中秋,同样一首词,但许多人与事已经变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寥寥数字,道尽一片苍凉,隔着海峡,诗人借助月光遥寄对亲人的思念。也许月光也被感动了,几年后,东坡先生终于接到赦令,离开了海南。

因为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苏轼一生辗转。他也曾怀疑过、徘徊过,但“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历经磨难仍然保有赤子之心,此心安处是吾乡!食无肉,病无药,就自己动手挖野菜;长日无聊,在家中打坐,就与老鼠‘嬉戏’;黄州研究红烧肉的做法,惠州潜心于酿酒,儋州开设书院。当歌则歌,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当怒则怒,毫无滞碍,这是真正的旷达,是看透世事的智慧,有了这份认知,他不会自卑,也不会回避磨难,经年的风霜只能让他变得更加美好。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人在去世前不久,这样总结一生,世俗眼光中名副其实的滑铁卢,却是他回忆时最大的骄傲。也许文学、治国只是诗人的一面,只有加上“苏式之道”,才是真正的苏轼。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