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作文600字

【第1篇】

【文化之水,渊远流长】

中华文化是一片澄澈的大海,修修五千年的奋斗历史仿佛无数的支流为它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文化与历史交融,才得以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渊远。

何谓渊远?渊远是庄严肃穆的中国国旗升起于蔚蓝的天空时,每一个华夏儿女内心不禁的自豪和骄傲,渊远也是当无情的灾难降临在中国大地上时,大陆及两岸的同胞们来穿梭,合力救灾的默契与温情;渊远更是每一个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对于祖国永远繁荣昌盛的执着信念。

渊远的文化为中华儿女筑造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心灵家园,为相隔两岸的同胞们架起了一座通往彼此灵魂的无形之桥,为每一个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共同追求的梦。渊远的文化是我们相互依靠、相互援助、携手共进未来的纽带。

而文化的流长,是建立在渊远之上的历史为强盛的中国带来的新的一次发展契机。

在我党英明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顺利的渡过了改革开放的最艰难时期并于其中新获了丰厚的战果。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神舟上天、蛟龙潜海、二维码与共享系列的开创及一带一路的建立,无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明富强与中华人民的勤奋、刻苦。新中国的发展正逐步从外界的“拿来”转型为对外界的“送出”。而文化的“送出”是文化的流长必不可少的组成。

国家主席在开放周年纪念日上说:“改革开放已越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古语也曾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败于傲。”因此,改革之路仍是路漫温其修远兮,中华儿女应当上下求索。

当影片《战狼》大火于世界荧幕前,中国演员吴京通过辛苦付出为世界送出了一个坚忍不拔、精忠报国的中国军人形象,让世界为中国的强盛而深感震惊。将一个强国的名片递给了每一个国家,无愧于文化送出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流、互帮互助同样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和谐。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而文化的出让世界对日趋强盛的中国有了新的认知。因此,文化的送出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文化的渊远与流长相互促进,才能使中国在文化的开放中长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世青年,宜当以此为己任,躬行之。

【第2篇】

【川剧之变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戏剧名冠五洲。众多枝繁叶茂的戏曲在神州大地上摇曳生辉,竞展风流。

——题记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中国的传统戏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我们蜀地的川剧更是群星中较为璀璨的一颗。早在唐代,民间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两百多年的历史,使川剧沉淀出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文化,从而让人深深地沉醉于它的魅力之中。作为土生土长的巴蜀人,我在川剧这方面造诣并不是很深,然而爱之甚深。

你看川剧的表演,戏台不大,道具却不少:黄绿白黑的戏服,各式各样的戏枪,戏台旁的锣鼓……“哒哒哒”,锣鼓声一起,大家都挺直了腰板,目不转睛的盯着戏台上。

随着《旧正楼》故事的开始,上来了一对水袖飘飞的舞者。她们头顶戴着传统的花翎,桃粉的额头,白净的下颔,排着队,踏着轻盈的小碎步,踩着锣鼓的调子,如仙子一般从幕后飘了出来。水袖在她们手中跳动起来,行云流水一般。三步并两步,她们一个华丽的转身,长袍随风飘起,婀娜多姿。她们优美的唱腔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一点展露出来,让人无法不沉醉于其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旦净末丑齐番上阵,实在是精彩极了。

重头戏是川剧最大的特色——变脸。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是为了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哒,哒哒,哒哒哒!”紧密的锣鼓声四起,从幕后走出一位大汉——头上顶着红黑相交的行者帽,大而不肥;面部大体呈红色,墨黑的眼角,浓郁的倒八字眉,眉心还印着一个金黄色指姆大小的花球,白净的下颔挂着一攥浓密的长胡须;身上穿着黑色镀金的长袖衫,外还披着一件绯红流金的黑边袍,下身便是红黄相间的行云裙。看这服饰和妆容,霸气之势顿起,大家的眼睛里都在闪着光,欢呼声更是此起彼伏。

只见“大汉”侧着身子,一边应答,一边挥舞着手臂,动作大开大合。他震惊时而侧着身子微颤,自豪时又昂首挺胸,生气时长袖一挥,约过头顶,一抚而过,身子一颤,顷刻间变成一张通红的脸谱,怒目圆睁,是气势汹汹地进行强烈的谴责。你瞧,他难过时忽然一转身,向上伸手,往下一拉,立即又换上了一张哭丧的脸谱,让人感觉他凄惨至极……短短的几分钟里,情绪变化了无数次,脸谱也换了无数张,底下的欢呼声一浪接一浪。当最后一张脸谱定格的刹那,全场如煮沸的开水般,大家都站了起来,震耳欲聋的掌声,围绕在那小小的戏台上……

脸谱虽小,却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成为演绎悲欢离合、人生百态的一个载体,道出了世间沧桑。我们的川剧经过了时代的打磨之后,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会更加熠熠生辉。

【第3篇】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题记

“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弹戏牡丹,一捧茶清香.....”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留下的文化精髓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精神文明瑰宝。

汉字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中华文化的象征,从远古时期的仓颉创字,再到甲骨文,楷书,这些汉字的演变无一不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在一个小小的方格子中,简单两笔---一撇一捺便构成了一个人字,它们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犹如我中华民族的13亿儿女,无论是在天灾亦或者是在人祸面前,都永不放弃,依旧团结友爱;而这些汉字在小小的方格子中显得那么端庄大气,它们笔风刚正,直率,不卑不亢,就像我中华儿女那高昂的头颅,那不屈的脊梁,那永垂不朽的不会熄灭的红色信仰。

行走在江南的古老小巷,看着优雅的粉墙白瓦,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园林。园林艺术在宋朝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时的建筑已大多不再是追求像唐朝时的建筑那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取而代之的是内敛秀气,秀丽小巧。而园林的移步换景,借景,漏景等建筑风格则在江南园林中体现得很彻底,每到一处便会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景色也随着位置的变换而变化。它们交相掩映着,就像含蓄,内敛的中华儿女,带着一种氤氲的难以描绘的朦胧感。可若是走进了园林中,便会领略到另一种美,中华儿女也是这般,若是肯细细的去了解,便会很容易知晓他们温润的外表内其实热情似火,亦有着一颗永不老去的心。

每每放映《霸王别姬》这部影片时,我都难以忘怀张国荣扮演的虞姬在乌江自刎时,那眉目含情,眼角带泪的神态。这部影片和京剧有关,亦讲述了许多和京剧相关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对京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京剧是国粹,中国人稳健,精致的精神品格在京剧中有了深刻的体现。京剧讲究一步一个脚印,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念,唱,作,打还是生,旦,净,末。这些都是半分急不得。就像中华民族,无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稳”字,讲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京剧有着婉转优雅的唱腔,有着行云流水的姿态,有着精致典雅的妆容。当台上的人儿花腔婉转地唱着,身段绝美的舞着,水袖一甩,台下的观众便已经沉醉其中了。

为中华文化经典“歌之舞之,发挥之,光大之,继长而增高之,吾辈之责也。”温金海先生如是说到。我们理所当然地也应该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血脉这一 历史使命。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