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明月

月明如水,何以寄托千年不变的绮梦?花扇惹血,堪能流传万古难易的深情。 ——题记

中华文化,他是传承万代依然至纯的情感。千百年来,先民以无邪的双眸丈量每一寸山河;岁岁秋日,玉璧当空,值得文人墨客多少藻饰?一把折扇,溅着鲜血,比那桃树花开更鲜几分?那年明月照在此时,我踏着先民的遗风,去寻觅,那埋藏在文化最深处的根。

月,何以寄托千年不变的绮梦?也许在先民眼中,满月的光是那样的旷世悠远,洁白的光晕恰好勾起了心中无以言表的柔软,点点情愫积在心中,中秋,应运而生。

《礼记》曾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可见自上古时,中秋最初是具有祭祀意义的节日。一番春耘夏耕,苦苦熬到秋季,打谷积粮。也许先民们不识书信,不懂礼仪。可那又如何?肚子饿了要吃饭,天大个理!

所以他们载歌载舞,祭祀天神,仅仅是因为满足了口腹,这是何等淳朴?那年明月,我在篝火旁,看到那一个个无邪的身影,似有一丝明悟。

不知几时起,中秋沾染上了点点乡愁,零零星星的,散散落落。那年那月那日,他们或登高而招,或泛舟而游,或宦海浮沉,不变的是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苦苦执着。八百里清风徐徐,还乡人早已白了鬓角,只剩下些许唏嘘,大抵悲欢离合,逃不过月中阴晴圆缺,也只有先民的眼,能发现此时的美,就让月光承载思念,跨越千山万水,去圆那不愿醒来的梦。

市井坊间,说书先生讲着戏中纠葛。“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落花间有人泣血轻叹,不知花尽香残后,是否暗香袭人?

那年明月,萤愁湖的水总是暖暖的,一圈圈因爱荡起的涟漪,跨越历史的光影,一句句的长嗟短叹,流传着万古难易的深情。

也许他还有着铁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风流,可见着了她,他便明白,这就是一辈子了,哪成想,一把折扇换了一树桃花

秦淮河边空座一人,明朝夕薄,大厦将倾。花尽香残后的暗香,竟是这般销魂刻骨。不知天上明月,是否见着了他的离愁?先民的眼望断了时空,自古朝代更迭,少不了的是家破人亡。他用一把扇,借离合抒兴亡,并留下刹那的永恒。

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一眼定下一生?我不知道,但那份对于爱情的无邪,对故国的忠贞,让我隐隐触碰到了中国文化的根。

那么,“根”到底是什么?我穿梭在先民的足迹中捕风捉影,直到近代,一声怒喝骤然惊醒了我。“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难道中华文化真的这样不堪,如鲁迅先生所说,尽是糟粕,应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

我想,不是这样的,上述的种种,只因先民的眼,纯粹,纯粹的只能看见那些美好。正因如此,他们收起无往不利的火器,只因为他们相信,天地…有正气!掠夺的财富总有一天要偿还。这种无邪,一如夜空的烟火,能使血孽中开出繁花。

念及此处,我微微勾起嘴角。

曾有多少人皓首穷经,费尽了一生的心思,去探寻中华文化的根,到头来不过落下一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便再无言语。

或许中华文化的内涵,不在于他多么的高深,多么的广博,而是他有着能触动人心的那一份至纯。无需过多赘述;一见月,便懂了思念,一见画扇,便懂了离合。

先民以无邪的心,于万千事物中,寻出相似的种种,将之揉在一起,酿成了一杯足矣沉醉千年的醇香。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华文化的根,大抵便是这样。一语盖之,无邪而已!正是这种无邪,先民能从明月中看出悲欢离合,能赋予折扇国仇家恨。

那年明月,天地一片清明,先民的遗歌犹在耳畔,原来中华文化的根,不过无邪二字而已。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