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根》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4-21 11:31:59 我要投稿!
一两相思子,二两当归味,点一点朱砂,绕一指檀香。我愿踏一缕缱绻的药香,却去寻访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世人皆知神农尝百草开启了中药的历史,从此中华传统文化添了丝药香。虽是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时代,发现药、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赋予了这些草木新的面貌,它们被称为中药,它们也开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中药身上,我们得以见证华夏文化不断升华的过程。从《诗经》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到《神农本草经》的“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到中药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中药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草木被赠予名字并运用到治病救人之中,对中药的使用也越来越严谨,一钱一两,细细斟酌,反复考量。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困入绝望的人看到生的希望,眼眸重染上尘世的温情。此时此刻,草木亦有情。中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中药以一种苦涩的模样表现着对生命的尊重与谨慎。
茴香桂皮山奈蓼,柴米油盐酱醋茶。当药香遇上人间的烟火阑珊,传统文化也变得有滋有味。
茴香,回香。味辛,性寒,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本草》中有引用陶弘景的“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回香。”此等描述把茴香的功效与名字由来表露无遗,是称赞它可以把食物略微腐败的味道逆转为香。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传统文化所常称道的,而将中药的运用纳入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是人们聪明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热爱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传统文化产生于民,也贴近于民。
忍冬厚朴与当归,人生如药。名字留在书本上,品质却渗入传统文化中。愿你学得当中精髓。
忍冬,别名金银花。味涩偏寒,清热解毒。明明只是一种小小的不起眼的花,为什么会被冠上也是属于中药的品质,属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属于中华炎黄子孙的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路走来,药香四溢,包涵着中药治病救人的小心,热爱生活的真心,冰清玉洁的本心。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所寻求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