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异想天开一点内涵

我是新浪微博上的一个用户账号,我有一个文艺味十足的名字,“君兮”。

曾经有人问过我是否因为触动“木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起此名,我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什么鬼?”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句话,更无从谈起它其中的内涵,但在我看来,这很理所当然。我的圈子里从来没有如此文绉绉的微博,有的只是与时俱进的表情包和网络热词。

像前不久红遍的“蓝瘦香菇”,当我看到我的主人发出一张有一张光怪陆离的表情包并附上了这个瞬间红了的热词是,我不得不对圈子里的朋友们说句“厉害了!”

没有人可以否定,在这个更新速度以秒计算的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这种异想天开的交流方式不是一种创新,而当今社会不就是需要创新吗?因此,每当我看到有人在微博上又装学问地批判这个社会早已失去了古语古风啦,文化内涵在日渐退出社会舞台啦,等等一系列思想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言语来攻击我们的创新精神,我就只能表示“一脸懵逼”。

尤其是那些“之乎者也”成天挂在嘴边的人,有多少是不懂装懂,又有几个是出口成章?

在我看来,那些个古人的圣论大道理,在如今社会根本不适用啊!你难道出门买个菜,先感叹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被恋人甩了,张口便来“山盟犹在,锦书难托。”说不定,你想搭个讪,说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那反遭白眼。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丢弃了从前的传统文化,像如今的院校中不还在苦苦钻研着那些奉为神笔的作品吗?

至于我嘛,还是远离那些高深莫测的古诗文,安心享受那些有趣百倍的天马行空便好。

那时的我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一篇短短数百来字的文章的洗礼后,我的三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一篇很普通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老者在暮年追逐爱人的心事,但很特别的是,他的文章中的情感都是通过诗句、古文来表达。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世界上有如此美丽的语言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芬芳。其中有一句我至今犹记:兀纸枕上书,书尽相思何许,霜雪千年梭木织,白衣遥寄念凄戚,青丝熬白发,轮纹更深酷。

仿佛相信一见钟情般,我爱上了一种语言。

而那些曾今我奉为神话的文字免不了相形见绌。我开始去发现曾经的,古老的文化底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每每探寻一步,就发觉在浩瀚的深海里发现到了一颗珍珠,令人兴奋又欣喜。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真正留在人心,在时光的长河中屹立不倒的,未被时光淘汰和遗忘的是那些内涵深沉的“异想天开”。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