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度门》
作者:张可 时间:2019-05-26 12:41:33 我要投稿!
梨园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虎度门台前台后,两个天地又是一个世界。”对伶人来说,出了虎度门,就是外面的世界了。
去看过泰安的皮影戏,无论台上有多少个皮影,有多少的乐器在响,有多少个角色在说话,全是一个人在台后的操控,因而被称为“十不闲”。《武松打虎》那段我的记忆最深的。演的是老虎和武松来回撵着对方跑,武松抄起棍子打在老虎头上的场景。耳中听得人吼虎啸,锣鼓喧天,好似一整个戏班在台后吹打弹奏。虽然音多,可是不杂,一字一句,一音一律,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棍断的声音,是突然发出来的。伴着清脆的一声“咔嚓”,皮影上的棍子竟也应声而断,台下随即响起一片喝彩之声。
随着乐曲的结束,一位老人从虎度门走了出来。虽然鬓角微霜,可却无一丝的老态龙钟。原来他就是刚才操控皮影的人。这位老艺人前些年去国外表演泰安皮影了。他说起在国外的经历,不由得爽朗大笑:“我表演时手上拉了十多个人儿,故意把后台挡死,洋人还以为有二十来号人在里面呢!我出来后,还问我帮我打杂的徒弟他们都去哪儿了?”台下的观众也笑了,既为老外的单纯,也为老人的手艺。
当老人眉飞色舞地谈起自己在皮影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孙子时,我由衷的在心里祝福了一下老人一家。是呀,现在这些传统老手艺,即使是家传的,也很少有人肯学了。南京绒花,曾引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女孩们一阵阵妒意。现在,这项技艺,仅有极少数人会了。剪纸,逐渐被打印窗花代替;昆曲、京剧、评书、白局,这些在古代属于“外八行”的文化都流传至今了,但却无人传承了。相反,在国外,却被狂热地追捧,这是个人的叹息,还是民族的悲哀呢?
对于观戏者,只见虎度门外;对于伶人,仅熟虎度门里。若是他们走出中国这道虎度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即使闻名于世,但心,却永远是从容的在虎度门里对着故人旧物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