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一点红

——致林老师

小而为之,隐而不露。

——题记

漫步在荷花池,我驻足在一荷旁,似淡雾缭绕,又似扑朔迷离,它时隐时现,欲近故远,青青的荷叶,泻下一缕阳光。

小隐乃吾师,亦吾友。初次见到小隐是在课堂,作文课的余光下,奠定了所教授课的老师,定为万物精通,思想如深渊般无底,经历如岩松般历尽沧桑的人,原本以为是一个大腹便便,神情严肃的老人,没想到却蹦出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他进教室时,就如同阳光沐浴了全班,感觉清澈而明亮,但就是在他这番阳光的外表下,我不禁生疑,他是否能胜任教作文这番重担。

但没过多久,我就的确发现他还是有一手的。讲课时虽然谈笑风生,但却无不散发着知识的光辉,我们的每个疑点,也就是他面前的一张薄纸,一点即破。讲评时,他的肯定让我们感到自信满满,并且他的建议也总是让我们能够提升到另一种境界。课下的他就像我们的大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讨论问题,让我们的课间充实而充满乐趣。

见文足见其功底,其底蕴,其思想。我已数不清读过多少佳作名篇,但却总是能够被他的文章所震撼,他的文就如同荷塘里的水般深不见底。我不曾有过这样的感慨,为他的“感悟”而溢满思师之情,而对微笑有了一种别样情思。我不经有过这样的惆怅,为他的“断桥”而陷入无尽的悲伤,仿佛置于断桥旁,看着日益的矮小,塌陷,我却无能为力,只有心中默默的祈祷。

见文如见人,这一刻,我遨游在他的游历之中,历数着他的经历,同喜同悲。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一个灵魂,似欢喜,似忧愁,但都离不开睿智的思想和低调的言语,是的,一问一思,为他独有。

此时,畅游在荷塘中,恍惚中,我似看到那荷边的一点红。

后记

小隐的文章,含而不露,细细品位,或欢喜,抑或悲伤,不同的经历与遭遇使我不能更深地去体会每一篇文章的更深处,只能作为荷塘边的观望者,默默欣赏与慨叹!

【注】林老师曾用笔名为卧荷小隐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