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600字

【第1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的记事”,记录了作者鲁迅的成长历程。文中包含了他对往事温馨的回忆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种种丑恶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这点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最有体现。

所谓“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体现了这本散文集作者不同的思想温馨的回忆指的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往事的怀念,而理性的批判指的就是对这那个时代的封建制度理智冷静的思考与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温馨的回忆主要体现在,温馨的回忆主要体现在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他在那儿玩儿拔何首乌,采覆盆子等童年游戏,体现了儿童顽皮热爱大自然的天性。

文中第一段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这句话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与喜爱,这就是温馨的回忆。

而理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作者在书屋的经历,作者写了自己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往事。其中写到了幼年的作者由于好奇而去问先生有关“怪哉”的事,但先生不但不回答,还生气了,看出那时的老师不关心学生的情趣,浇灭了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苗。

还写到大家一起读书的情景,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大家各读各的,既不整齐,也不准确,甚至有人把文章读错了。而这时先生并没有纠正,而是自我陶醉,忘我的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学生,能体现出那时的教育,只是强迫孩子读死书,死读书,他们并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读”。

这些描写,无一不体现了那封建的教育制度与扼杀儿童天性的时代,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另一篇文章——《五猖会》,文中并没有写五猖会的盛况,而是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去五猖会前,父亲让作者背书,背完才能去看会,作者没办法,只能背,可以看出那时的封建教育只会逼迫孩子死读书,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

阅读《朝花夕拾》,我了解到了鲁迅的成长经历,以及他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体会到了人性的高尚与黑暗,让我看到了一个为民族、社会着想的鲁迅。

【第2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就是早上的意思,“夕”傍晚的意思,原句的意思就是早上凋落的花儿傍晚x拾取起来,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的含义就是晚年回忆年轻时的记忆,也就是旧事重提. 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收录了《狗.猫.鼠》、《无常》等十篇文章。不少文章都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评。温馨是失意时朋友一声亲切的问候;是付出不求回报时的那份朴实。理性是一切成功的要素。

《狗·猫·鼠》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鲁迅在小时候从一条蛇的嘴里救活了一只隐鼠,并一直养着他,并对这么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产生了好感与喜爱,让鲁迅产生了温馨的感觉。但是这是小隐鼠却被猫给吃了,只剩下了温馨的回忆。这不仅讲述了鲁迅童年的经历,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由此可见鲁迅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而这就是《狗·猫·鼠》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到了三味书屋,鲁迅接受了读死书的教育,老师也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只是自我陶醉。这理性地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

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这夕拾的朝花,已不只仅是新闻,反倒是新事、丧事、伤心事。鲁迅的《无常》,表现的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不,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批判。当时,等级分的很明确,有上等人下等人之说,如果是下等人,就会永远被被人压着,虽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但经常受人欺辱。而上等人更是可怜,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生活在欺骗中,生活在痛苦中,所以说是“他们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又因为,那时的人都很迷信,认为到阴间就能解脱,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无常。想想,这就是可怕的封建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唉,真是恐怖。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了一下鲁迅的童年,缓缓领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思念啊。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