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700字
作者:陈子涵 时间:2021-01-11 08:29:33 我要投稿!
【第1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回忆了小时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后来在三味书屋无趣的日子,但这依然无法压制儿童爱玩的天性。
这篇文章中蕴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批判。温馨的回忆是指回忆以前发生过的那些使人感到温暖,美好的故事。理性的批判是指用理性的思维表达自己对某一个事物或社会现象的看法。
我认为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温馨的回忆体现在鲁迅先生回忆他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比如拔何首藤的根,冬天雪地捕鸟,联想美女蛇的故事……在“严厉”的三味书屋也无法压制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会在无聊中寻找乐趣,比如在课上描绣像,课间去后园里玩耍……这些事情都体现了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儿童爱玩,无拘无束的天性,反映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这一篇中,鲁迅先生也写出了他对封建教育理性的批判,从“问怪哉”中可以体现小时候的鲁迅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可是老师的反应却刚好打消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体现了这种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写出了鲁迅对童年美好的生活的回忆,对大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旧社会封建制度的黑暗,是一部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
【第2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之我见
《朝花夕拾》收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十篇。鲁迅在写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十篇作品,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里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温馨的回忆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提及。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又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有拔何首乌、采覆盆子、寻蝉蜕、采桑葚、画绣像等。还有捕鸟、听油蛉低唱、听蟋蟀弹琴、想象美女蛇来到百草园的童趣事。
理性的批判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提及。例如《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或不顾儿童的性命,或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如何开方等种种,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