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的韧性作文800字

“棉花事件”持续升温,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国却能刚柔并济,从容应对;一百年风雨征程,红星闪耀,历久弥新,中国仍能在内忧外患中,不断奋进,重获新生......

为何,五千年风雨飘摇,未能将中华文明阻断?为何,改天换地的工业革命,未能使中华文明黯淡?为何,中华文明自炎黄肇始,至今仍在大浪淘沙后愈焕光彩?

这,便是中华文明的韧性!这,便是中华文明独具特色、至关重要的韧性!这韧性里,有刚有柔,刚柔互生,刚柔并济,是生生不息,更是万古常新!

因为柔韧,我们包容。包容,不仅在于面对异己文明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更在于委曲承顺,随方就圆,因地制宜,相时而动。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春秋战国,百花齐放。尽管各家主张不一,但由于中华文化的“至柔”“尚和”,使得诸子百家在争鸣中最终谦退承应,积极互鉴,在碰撞中彼此交融,从而获得新的动力,焕发新的生命。华夏文明之花也因此绽放得更加多姿,愈发绚烂!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一个小池塘。”只有包容万物的大海,才懂得在暗礁绝巘面前低头,从顺应到驾驭,从吸纳到重生。那个海风荡漾的春天,深圳的一圈一画,如一声惊雷震撼世界,这便是柔韧之力!自此,中国市场面向世界,我们以柔韧之姿积极从西方工业文明中汲取养分,因充实而丰富,因丰富而更新,因更新而强大!《周易》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关键时刻,懂得变通和包容,百折不回,有容乃大。正是这柔韧,中华文明才永恒不断,得以一脉相传,历久弥新。

因为刚韧,我们坚强。坚强,是“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持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

于是,就有了苏武牧羊,旌节落尽的坚守诠释;就有了司马迁笔耕不辍,受尽屈辱磨难完成的“史家绝唱”;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视死如归......

由古至今,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都留有一份不可动摇的坚定,一次次震撼着试图摧毁中华文明的敌人,使中华文明风雨不折,千年不断,经久不衰。历史是最严厉的审判官,而中华文明的刚韧从不惧任何考验,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九州江河曲婉奔腾汇成一脉,这是柔;百折不回志在必得,这是刚!正是这上善若水的中华文明的韧性,凝聚成华夏民族的骨血。我们刚柔并济,炎黄子孙便有了骨子里的韧性。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如江水奔流不息,分,则至微至柔,滋润万物;合,则奔腾万里,无坚不摧。“棉花事件”,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共同体,默默贡献力量,这是柔;面对某些国家的联合抵制,中国绝不妥协,这是刚。

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便是“中华文明的韧性”!忠于理想,忠于本心,忠于道义!这种韧性是平淡中的韵味,更是危难中最强大的力量!

教师点评:“热点”引入,疑问排比层层推进,引出命题。逻辑缜密,极富气势。中心论点对“中华文明的韧性”归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意深广,把握准确,难能可贵。结构上横式排比,总分结合。论证清晰,层次分明。论据上引经据典,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足见小作者知识占有量的丰富。论述语言准确利落,不失形象,且句法多样。逻辑思路清晰严谨。结尾不忘总结升华,气势昂扬。是中学生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