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作文1200字
作者:李欣 时间:2019-08-01 10:12:08 我要投稿!
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实为卓越不凡;他统一文字,建立集权。可见,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着实不假。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纵使他武略过人,但暴戾却“成就”了他的一生。秦末农民起义接连不断”,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他确实是输的彻彻底底,水还未载他,却覆了他的舟。《阿房宫赋》中有句话直接点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令人可悲可叹。
我承认秦王的确不失为千古奇人,但在文治方面与康熙相比却稍逊风骚。康熙实在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冲龄继位,擒鳌亲政。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形影相吊,实在可怜。此时的康熙还是一位少年天子,却半路杀出了一个鳌拜。鳌拜,何许人也?此人年轻时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老年时期却被权势冲昏了头脑,竟觊觎王位。在康熙继位后,鳌拜权势逐渐扩大。少年康熙忍气吞声多年,他待时机成熟,同索额图,纳兰明珠,在宫中召集了满洲少年,组成宫廷卫队,天天演习“布库”。一日,他受康熙的邀请入宫观看“布库”演习,康熙不露声色,命少年将鳌拜擒拿,并公布了他30条罪状。康熙年仅16岁,但他却有超越常人的沉着机智,他部署周密,处理得当,不失分寸,一举清除了鳌拜及其党羽,初露其胸怀谋略,灵机果断的政治家风范。
康熙康熙不仅有勇有谋还博古通今,晓畅东西。
酷爱读书,吸纳教训。康熙是历史上少有的酷爱书籍的皇帝。他身为满人,既要崇尚“国语骑射”,又要研究前人留下的历史教训。他五岁便入书房读书,喜典籍,好书法。尝“早晚诵读,无间寒暑”。长此以往,读书便成为了康熙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自己曾说过“朕万几余暇,精研典籍,间取古人墨迹临摹”。可见其于书海如痴如醉。并且在后来他要求自己的子孙读书,既要诵读120遍,又要背诵120遍。更令人惊讶的是,康熙继位后更加勤奋,几次因刻苦攻读而咯血。但他仍旧乐此不彼。
康熙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他在事业上超越秦王的地方,也正是他在思想上超越了秦王。试想,若秦王能通读古今,正确吸纳前人留下的历史教训,不以暴政治民,不以凶残为政,或许历史会翻开新的篇章吧!
善治蒙古,民族协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纷争是历代皇帝最为棘手的一个难题。在秦王朝时,匈奴屡屡进犯,采取的措施也是屡屡攻打,从未达到真正的长久治安的效果。而清王朝统治初期,周边民族关系也着实混乱。康熙为满族人,他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时候,既承乃祖,乃父的遗训,又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他尊重喇嘛教习俗,善待达赖班禅。并且派兵进入拉萨,消除一切对边疆地区不利的贵族势力。更加推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推恩会盟在我看来是最为有效,最为明智的措施。此时,康熙亲赴蒙古,主持会盟,向蒙古各人民大显身手,令蒙古部心悦诚服,于是便出现了与蒙古冰释前嫌,化解分歧的局面。实现了蒙古内部的重新统一,同时也加强了清朝对蒙古的管辖。这为清王朝未来达到繁荣鼎峰奠定了民族基础。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康熙调和了各族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亿万人心,反观秦王,却失去了民心,导致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即使他统一了中国,但最后也是徒劳无功的。
秦王或许是7分功,3分过,他输确实是输在文治方面。如果他能如同康熙一般,更加重视人心所向,历史或许就会发展地更好吧!康熙着实是一位不平凡的君主,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也是当之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