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作文1200字

忘不了那个寻常的黄昏。

金黄的阳光中融入几丝黑夜的墨色,点点洒落案前,更显出一种成熟端庄的美。我正无聊地望向窗外,蓦地,耳边远远传来一声:“馒头——馒头——”那最后一声拖得很长,似被微凉的晚风裹挟着冲淡了,又随即融化在夕阳暖暖的余晖中。我的灵魂仿佛受到了召唤,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在心底缓缓生长。恍惚间,耳边仿佛回响起那被封尘已久的声声吆喝:

“卖米饼,滚热的米饼哎——”

“凉团——凉团——”

“红薯,热腾的红薯哇!”

仿佛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囚禁已久的心灵,往事便如潮水般漫过记忆。记得幼时,每日傍晚散学后,奶奶牵着我的小手回家,总爱经过这条小街,这条处处萦绕着此起彼伏,或悠扬、或低沉、或欢快、或落寞的吆喝声的小街。其实回家的路并不止这一条,最近的路也并不是这一条,可奶奶就是对它情有独钟。每次经过这里,她总要有意无意地慢下步子,甚至就停下来,默默伫立一会儿。我仰头望向她,她的眼里映着一条暮色下的小街,映着乡邻们安详自在的笑容,映着随风飘荡的吆喝声。当时只道是寻常,年幼的我,自是看不懂奶奶那日渐浑浊的眼眸上,漂浮着的淡淡情愫。只觉得,这熟悉而亲切的吆喝声,如乡村一首古朴的摇篮曲,让小小的我听着莫名地心安……后来,我搬到了城里。习惯了挂着五光十色招牌的商店超市,习惯了马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车辆,习惯了整日独坐高楼、望着蓝天白云发呆……开始还算适应,可渐渐地,我变得迷惘,变得烦躁,变得忧郁,变得无所适从·,好像丢失了什么最熟悉、最亲切的东西。——直到这个再寻常不过,却于我意义非常的黄昏。

我不顾妈妈惊异的目光,推门而出,飞也似的下楼。一路呼呼的风声中,脑海里只有这一个念头:追寻,追寻那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声声吆喝。

终于,我见到了她。灰白的发,布满皱纹的脸,极慈祥的眉眼,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像极了远在故乡的奶奶……与她攀谈,我得知,她原本住在乡下,随女儿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女儿工作忙,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她便每日做些馒头来街上卖,一来打发无聊时光,二来减轻女儿的负担。可现实是残酷的,一连几天,她收获的只有人们匆匆的几瞥和冷漠的背影。说道这儿,她苦笑着摇摇头说:“现在的孩子啊,只喜欢面包,不喜欢吃馒头喽。”

望着夕阳下她无奈落寞的神情,我想说些什么宽慰一下她,可反顾自己这些年在城市的生活,不禁脸红:是啊,面包再美味,又怎能比得上那源自故乡、淳朴亲切的感觉呢?一刹那,脑海里映出多年前,奶奶伫立凝望着暮色下的小街的画面,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当时只道是寻常,此时的我,忽然明白了当年奶奶眼里的情愫。那是一个老人,对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的依恋,对自己精神家园的依恋。

望着她孤独的背影在夕阳中愈行愈远,消失在视线中;那一声声悠扬的吆喝声却依然萦绕耳边,挥之不去,如一位慈母,殷殷呼唤着久行未归的游子……那个周末,我回到了老家。那时已是夕阳斜照,淡淡的暮色映照着四周的屋舍田地。再没有儿时的黑瓦白墙,一座座新盖的青砖红瓦上,流转着落日的金晖。怅惘迷茫间,忽然,我的唇边扬起一丝笑意:

因为,我听见,在夕阳下,传来声声悠扬的吆喝声。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