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也是学校作文600初三

【第1篇】

【《四世同堂》也是学校

第一次看《四世同堂》,是我在八岁时看的。在那时看来,这一本又厚又重的书艰涩得让人读不懂,乱七八糟的人名、复杂的关系让我头昏眼花。于是看了两页,就放到一旁问妈妈:“《四世同堂》是本什么样的书啊?”“是关于苦难与战争的书。”“哦?战争?那有什么可写的,不过是死些人罢了,反正也与我无关。”就这样,我将对战争的不屑又转化成对这本书的不屑,撇撇嘴,就去玩了。

再一次拾起,是六年以后。翻开这本书,又是无聊的开头:祁家、钱家、冠家、李家,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又一个记不住的名字让我有些看不下去了,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可渐渐地,我的目光被这本书吸引了,仿佛有魔力一般。书中人的一举一动开始牵动我的心,我逐渐开始悟到了些东西:人们在日本官的欺压中落泪;在贫穷困苦中忍饥挨饿,而他们最初的善良也都渐渐不复存在。曾经祁家对钱家的帮助;李家对杂院的无私,到最后也不剩几分。这样的善良正是所谓“建立在自身有经济条件下的善良吧”。而当战争打响,人们自身难保时,还有人会去施舍他们的善良么?

危难关头,方知求暖。而善良,还仅是人性中的一小部分。最初,在大家眼中,没有人是卖国贼,会耍小算盘的瑞丰被人赏识,穿着体面的冠家甚至被人羡慕。可战阵一打响,他们就变了,变得彻头彻尾的不同。这或许不完全怪他们,他们只是渴望更好的生活。这是人性。而人性,太容易被战争蛊惑。它就像一面放大镜,将人从厚厚的面具中剥了出来,好人更爱国,恶人则更加堕落。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发生着。贫困欺压、肮脏龌龊的勾当、贱卖人命的交易,人们在痛苦地往嘴中塞着共和面,抱着亲人的尸体痛哭着……

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了,与其说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什么,倒不如说书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我明白了现实的残酷、战争的可怕。而曾经自己对战争是多么不屑,对于死了的千万人毫无感觉,将人们的痛苦视作儿戏……这份警醒、这份后怕、这份对和平后来的珍惜就是这本书想让我明白的吧。

评语:(36分)围绕《四世同堂》情节的描绘充实,不同阶段读书的方式与感受表达突出。结尾有对全文的总结与概括,层次分明。但文章的主题不突出,事件之中学校的表达不具体,结尾谈人性时缺少“学校”的表达。

【第2篇】

【自行车棚也是学校】

生活处处皆学问,因此,生活处处皆学校。我们能从生活各处学到知识、道理,就像校门口的自行车棚之于我。

校门口有个不算太大的自行车棚,只能容下五六十辆车。可每天骑车上学的人少说也有七八十。因此,自行车位就紧张无比。

每天早上到校门口,都能见到车棚里吵吵闹闹的学生,和摆放杂乱的自行车,以及一个靠在墙边目光懒散的大叔——看车的。他极不起眼,不被人在意,印象中只有小时妈妈送我上学时的那句:“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和他一样了。”

直到那次……

连绵的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我一手护着头顶,一手抱着个袋子,从教学楼一路飞奔,所过之处溅起一片水花。路过自行车棚,无意间的一瞥,一道背影吸引了我的注意。

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叔叔,他正在把那些停在车棚外的车搬入车棚。那叔叔身材瘦削,正小心翼翼地搬起一辆车,他的后背一片湿润,潮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上,头发滴答地淌下水珠,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他搬车的动作极其轻柔,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般。他轻拿轻放,抬起车后却跑得极快,几大步就跑进车棚,放下车,再去搬下一辆。等所有车都进了车棚,他靠在一辆车边,松了口气,好像一下子安心下来似的。停了停,又好像忽然地想起了什么,掏出身上的纸,擦着车上的雨水。他擦得是那样细致认真又小心翼翼,仿佛他手上的那辆自行车,就是全世界。

看到这儿,我的眼眶不禁微微湿润。他只是个自行车棚管理员,不似教师有三尺讲台的神圣,也非军人有身着军装的荣誉。他的本职工作平凡无华,却被他如此认真地对待,这样有担当的人,即使无才无德,也值得我去学习。

在这平平凡凡、仅仅几尺的小小车棚中,有的是一分责任与担当。车棚虽轻不足鸿毛,这份责任心却重如泰山。这自行车棚也是我的学校。

评语:(36分)文章围绕人物情节的设计充实、细节生动,对人物的认识层次分明。结尾?中于抒情的表达很好。但文章的主题不突出,可借助人物的事件与行为,谈对责任的理解,学校的主题会突出很多,开篇的背景过多。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