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精神的陪伴作文1000字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静默的伫立于一片汪洋之中,等一个人乘一叶扁舟漂洋过海的来叩响那扇心房。

而那一叶扁舟名为交流。

我身边就有很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堂姐,一个是我表妹

从我记事起,堂姐就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强势的人。她的成绩很好,也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就是这样一个任谁都会觉得她出生于一个和睦美满家庭的女生,父母却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了。但即使是离婚,父母对她的爱却是分毫未少,所以她的个人意识、独立思想都非常强烈。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政治老师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人应该满足,还是不满足?”她听了老师的答案后并不满意,于是将问题带回家问她爸爸,我当天在她家蹭饭,恰好在场。堂姐提出这个问题后,叔叔沉思片刻,给了她一个这样的答案:“如果你是和你身边的同学比你的物质生活,比衣食住行,我觉得你应该满足,因为我们家在物质条件上已经比很多人的家庭要好了;但如果你是和你自己相比,比你的自身能力,比你的素质修养,你应该不满足。”这一番话,让身为“旁听生”的我都觉得受益匪浅,更别提堂姐了。

而我的表妹同样是父母离异,情形则大相径庭。她是一个非常软弱且少有主见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的样子。每一次问她“你想吃什么”时,她都不说话,或者只是答一句“随便”,几乎从来都不敢表达她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好了不少,但她仍有些自卑。而我的舅舅也同样是一个内向的、不善交际的人,且我的表妹常年同我的外婆也就是她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并不是说我的外婆怎么了,而是年龄差距太大,代沟也很大,找不到共同话语,渐渐的也就变得不喜与人交流了。

如果我们将时间往前推,一直到一切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她们的起点是一样的。那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不同呢?我的答案是交流。

父母引导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如树在开枝散叶时的阳光和雨露,而与孩子之间平等自由的交流沟通则犹如云层,有了这个,才有阳光雨露的降临。

中国似乎向来信奉“严父慈母”,讲究上下尊卑,父亲母亲就应该高高在上,给孩子一个遥不可及的影像。但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鲁迅先生曾说过:“向来如此,就是对的吗?”有的时候,“慈父慈母”可能会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有更大的成效。

而这一点在外出打工的父母身上可能会有更大的成效。

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看父母长期不在家的这件事,我可以理解父母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但不能理解父母长期不同我联系。如果父母可以定期与我们联系,哪怕只有几分钟,哪怕只有家常琐事可以说,也会让我们满足。通讯工具的交流也许没法替代身侧的陪伴,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慰藉却不可小视。

只要人可以在精神上拥有爱,就永远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就永远不会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座濒绝孤岛。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