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应要奖励作文800字

今年1月,一辆公交车失控坠河。危急时刻,一位吊车司机开来吊车营救了落水乘客。他的义举赢来了“见义勇为市民”称号,可他却拒绝接收奖金,认为拿奖金会让救人的性质改变。

孔子就对家境富有的子贡为国家做了好事后不要奖励的行为表示了不赞同。他认为不接受奖励会让人认为做好事收酬谢钱物就是追名逐利,会影响人们做好事,于国于人无益。两千多年前的训诫放在当今同样合理。因为声名远扬的先进个人一旦谢绝奖励,社会、舆论便可能大肆吹鼓“不求回报”,“全心奉公”的品德。这不仅难以弘扬乐于助人的社会正能量,反而可能浇灭众多人帮助他人的热情之火,使一些人做出义举后不敢接受奖励,以致以后对公益事业产生麻木。所以说,见义勇为,不能太“清高”。

见义勇为后接受奖励,可以让英雄们因做好事损失的财产、精力、时间得以补偿。吊车司机动用了大吊车救人,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燃料,还耽误了自己工作的进程,接受奖励无可非议。也正是因为事后奖励机制的健全,杭州某企业家因援救暴雨天的街上行人而损坏的车辆得以免费维修,没有因善举而损失惨重。相较之下,一些承受损失又不愿接受奖励的好人,是否能延续自己助人为乐的品质,的确是个未知数。

见义勇为后接受奖励可以鼓励国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全社会酝酿出博爱友善的馨香德风。因为模范带头接受奖励,其他人便可能在其鼓舞下对伸出援手的行为更回积极。 是什么让“物归原主”的美好品格植根人心?是什么让市民更回积极主动地献血?是什么让救助摔倒老人从“老大难”转变为“新常态”?是义举后合理的奖励,或是金钱,或是名誉。假如人人故作清高,对奖励斥之以鼻,那么全社会对义举的态度恐怕也不会太过投入吧。

可是,假如奖励过于优厚,或者自己真是不屑名利,该如何处理它们呢?用奖金捐助有需要的人,用名誉号召人们做好事,不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奖励回馈于社会,可以让美好德风愈发浓烈、愈发迷人。

见义勇为后,就放下自作清高的身段吧。社会要的不仅有无私,更是对义举的无限热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