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是怎样赶上架的

我曾经为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震惊不已,后来又为《泡菜是怎样腌成的》抚胸哑然,今天,我以此种语言框架为基础,以阐述我对赶上架的鸭子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批鸭子,从未上过架,因为鸭子是不用上架的。但是有个赶鸭人,大声吆喝,甚或持一支竹条,疯狂鞭抽,又或者投之诱饵,如此才使得鸭子不得不上架。于是,一群群鸭子,晃动着笨重的尾巴,缓慢地迈着红色的脚掌,蹒跚向上。它们曾经有很多愤怒,但由于畏惧,便浑浑噩噩地顺应了别人的安排。

赶鸭者成功的经验大致有二:一是手执权杖,二是鸭子不曾反抗。于是赶鸭者就可以不费力气地掌控一切,让那些鸭子都成为听话的“良民”。

由此及彼,当今教育,被称为填鸭式也不无道理。因为它和“赶鸭子上架”有许多共通的地方。鸭子不愿意上架,但它被赶上架了。学生不愿意做堆成山的作业,却无奈于课堂制度。“减负”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书包却一年重过一年,到了高中,书多得可以用行李箱拉了。

时间长了,有些不堪重负的“鸭子”终于忍不住“呱呱”大叫起来,但是赶鸭者却不予理睬,因为更多的“鸭子”依旧保持着沉默。最后赶鸭者实在被聒噪声吵得受不了时,就会狠狠地把聒噪的“鸭子”从队伍中拉出来,任其自生自灭。

有的“鸭子”开始以非常规的方式进行反抗,于是“春哥骑着草泥马”这篇高考零分作文新鲜出场。当然,这样的示威无济于事,只能让赶鸭者的竹条挥舞得更加疯狂,让“鸭子们”都服服帖帖地沿着“正道”走。

也曾想,赶鸭子上架为的是什么。当初童仆赶鸭子上架是为了告诉玄德请孔明出山实在是强人所难,现在却成为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使用的手段,目的最终是否达到,效果又是如何,从那些日趋疲倦、麻木的“鸭子”身上可以略知一二。如果因势利导,谁又能肯定不会出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和谐画面呢?这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