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第6篇】

记得小学时有一道考试题,问《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当时没多想,只写了一个“老舍”上去。这题扣了我三分。因此,自那次考试,我便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

然而,在考试后的三年,我才有机会阅读这本书。然而初次接触并不是很喜欢它,似懂非懂。二次接触时,也还模棱两可的。直到第三次接触,才算真真切切地了解了这本书。《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约十篇文章。记叙了鲁迅童年和青年时的杂事。其中《二十四孝图》是我感受较为深刻的一篇。《二十四孝图》大概讲的鲁迅小时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他主要讲了二十四位孝子中的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第一次读“郭巨埋儿”并不是在《二十四孝图》里,而当时那本书里的结尾是:孝心感人,值得学习。而鲁迅却讽刺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这事若是放在今天,那是有法律来约束的。自然,郭巨埋儿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也萌发了许多问题。说实话,当今的青少年和当年的郭巨可谓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当今的青少年若是不与父母吵架已是很不容易了,哪还谈得上“埋儿”?而现在的父母也不似当年的郭巨,且不说法律约束,即使不约束,他们也不会狠下心做这种事。于是,当今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郭巨和他的妻子轻声软语地劝儿子将他碗里的食物分给他们(还不是老母亲,老母亲都不知去哪了)一点,儿子却气势汹汹地说:“你们吃这么多,还不如埋了呢!”现在父母不能将孩子怎样,孩子却想对父母怎样。其实我也不赞同这种草菅人命的观念,鲁迅在文里讽刺的也对,但我认为,郭巨埋儿的这种封建现象不值得我们推崇,然而这种孝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要孝,却要孝有道。

【第7篇】

范爱农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女儿和他的夫人。一生颇有白眼向天的味道,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但似乎这样浑身是刺的人,也受不了鲁迅的尖锐,觉得鲁迅看不起他们,看来鲁迅的境界高到骨子里,用不着某种形式来愤世嫉俗。他们俩人其实是一类人,鲁迅“跳到半空中”把绅士们、文士们骂的估计要扒他皮抽他筋,可是范爱农把鲁迅气的发怒,“觉得他简直不是人”,“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己,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鲁迅恨到要把范从肉体上消灭,他估计也知道到很多人也有一样的想法,把他消灭,但局中人自然管不了别人的感觉。可惜鲁迅能生存的游刃有余,范爱农只能凄凉地自立着死在湖中菱荡里。当年同渡到日本求学的一堆人里,陈伯平战死,马宗汉被虐死牢中,范爱农有时代大潮核心圈里的老师,朋友,同学,但他好象被排斥在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还可以说因为鲁迅的关系当了个学监,勤快地工作生活着,估计也是这段时间娶上老婆生了女儿,鲁迅离开后,“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以前到处“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的穷酸知识分子。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这是鲁迅对爱农的怀念,范爱农是想求进步的,想生活的有尊严活力,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自立的其实是压跨了的死,连鲁迅这样的人,在跟他没有深交之前都受不了他,这个社会又有谁能受的了他的白眼向天,又有谁会用心体会他内心的柔软和软弱。可能他就是鲁迅的一个影子,一个弱小的,无力的,牢骚也没人听没地方发表的,只能一死的鲁迅。

【第8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记忆中抄写下来的往事,每一篇散文都是回忆。当我捧起这散文时我深深的被鲁迅先生带到了他的情感世界里,那个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的鲁迅。十篇散文,让我走进了他的朝花夕拾让我体会到了那个时代,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

这就是《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家一篇《小引》,一篇《后记》,这是鲁迅唯一的回忆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写作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明的文字记叙了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 “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敬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着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鲁迅先生是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和革命的变革与家庭的日渐败落,因此他写的虽是个人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现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况。例如:怎样教育孩子,孩子该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留学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正直的老师对他的关爱,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        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游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这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小时侯,我会因为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理由是终于当了一次儿歌中的那位捡到一分钱的小朋友;而今,长大的我也会捡起路上的硬币,理由是———那上面有国徽。小时侯,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错别字而举手,不到老师“投降”决不罢休:如今,即使老师写了一黑板的错别字,我除了在底下翻翻字典外,决不会有其他动作。在这漫长的14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悄然逝去,惟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我们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我希望永远不要失去童年时代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不知疲倦……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篇文章《五猖会》中的一个片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从这个片段中,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候大人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我们的童年已经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朝花夕拾》,让我们了鲁迅的童年,慢慢的体会到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快乐。童年,真是让人怀念啊。

【第9篇】

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束水仙,娇羞似水;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杯清水,淡雅清闲;往事的回忆是人生中的一抹春痕,洒脱飘逸。——题记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和“父亲的病”。因为它们都拥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在东京留学时写的,描写的是他的老师。藤野九郎教他们骨学。黑瘦的藤野先生勾起了鲁迅最为深刻的师生之间的回忆。此文流露着鲁迅对藤野先生知识丰富的敬佩,然而更为突出的是,鲁迅对中国人无知与儒弱的愤恨。

“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中国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会是如此直不起腰来,一声声刺耳的“东亚病夫”,难道还没有唤醒他们的直觉吗?难道就要像奴仆一样被他人利用吗?难道非要等到枪口顶着你的头颅时才知道反抗吗?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太晚了。

“父亲的病”写出了鲁迅对父亲如海般的一番爱,我猜想这一定是鲁迅最痛苦的回忆了。有人曾说:“父亲对孩子的爱是一座山,一座耸入云霄的山。”而我认为:“孩子对父亲的爱是一条溪,一条清沏透底的溪。”那人说的并非有错,父爱是厚重的。而我确定,当父亲面临痛苦时,孩子都会挺身而出,去为他四处奔波,寻找名医。

“回忆不仅是美好的,而更多的是痛苦,让人心碎的痛苦。”《朝花夕拾》中的回忆始终属于鲁迅回忆中最痛苦的回忆了,中国人的儒弱与父亲的离世都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伤疤。

而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给予中国人民一个忠告:

我们是龙的传人,怎能跪于一个洋鬼面前?站起来,告诉世界,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腾飞在宇宙的巨龙。

【第10篇】

《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所作的唯一一本散文集。书名字面意思为“早晨盛开的鲜花,在傍晚花落时拾起”,以此引申为“少年时期的记忆,在晚年时回忆起来”的意思。书中收录了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十篇文章,每一个故事都有深刻的道理。鲁迅先生以生动的语言记述了这些故事,从中我们能够读出鲁迅先生对现实与封建制度的不满与对儿时温馨回忆的眷恋。

其中有名的故事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鲁迅先生这样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极言儿时在百草园过着的趣味盎然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儿童的美丽想象,体会到世界的美好。看得出,鲁迅先生非常喜欢百草园。但后来他却被迫离开了百草园,进入了在鲁迅先生文章中描述的“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中,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而鲁迅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这篇文章用孩子的口吻,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童趣——我甚至也希望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候。

《朝花夕拾》为什么会成为广为传颂的名著呢?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本书:“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趣味故事,也能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旧时代社会的批判。书中常用反语来描写事物,表面看来是平静的叙述一个故事,但实际上我们能够从这些看似平实的语言中读出鲁迅先生的暗讽意义。我们能够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而是整个旧社会的面貌。我们能够看到当时封建的社会是多么可怕。因此,《朝花夕拾》不仅仅只是一本叙述童年时光的散文集,而是能够反映出旧社会丑恶的名作。读到了这些,我们更能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更能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经过多少人的奋斗而换来的,我们也就能更珍惜现在的这一切。

这就是我对这本名著的感受,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去读的绝唱。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