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自发读后感10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4-11 15:54:11 我要投稿!
【第6篇】
刚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看到的是封面上一句商业气息很浓的话“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致加西亚的信》作者的巅峰之作”,这并没有让我对它有太多的好感。随手翻看,映入眼的是一些简短的小标题“不为薪水而工作;比薪水更重要的;”等等,书并不厚,简单的版式给了我一些好印象。在作者流畅的语句、清晰的思路和生动的描述中,不知不觉我竟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有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和贴切生动的实例。读它的感觉像是同一位平和睿智的老者在静静的灯光下促膝谈心,他在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了这位老者,于是我们很快有了第二次“交谈”。
再次读它,不同于第一次,这回我端坐于桌前,手里拿着笔,记下了那些引起我思考、共鸣的地方:
(1)要敢于承担责任。我在失败时总结教训,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机会”或者坦言“这次我没有抓住机会”。想想这的确是失败的原因,但为什么会没有机会或者抓不住机会呢,我们常说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更偏爱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之所以抓不住机会,有时候是不敢去抓住机会,因为害怕承担机会带来的责任,所以放弃责任。殊不知,在放弃责任的同时,机会也随之溜走了。书中写的明确:“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想要一时不负责任当然有可能,但要免除世间所有责任可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哦!对大部分的职位而言,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2)工作着就是快乐,劳动才能得到幸福。从一首耳熟能详、传唱多年的儿歌《劳动最光荣》“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全靠劳动去创造”的歌词中,再从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高阶段的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到今年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残酷现实,我想我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因为我深知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如果我天天无所事事终老一生,岂不是等死。我想我的下一步是要让自己的爱好与工作融于一体结合起来,那我将是幸福的。
(3)超越平庸,选择完美。中国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一度,我曾用它来告诫自己,做人中庸一些,做事平庸一些,自己就会活的轻松自在一些。现在想来其实是一种逃避困难的处世态度,是自己怕追求完美而付出太多的代价。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副未老先衰、敷衍了事、不敢追求成功的模样。
书中的一段话着实让我震动,在这里重点写出,再次警戒自己。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略的工作,就会造成粗略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略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略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仇敌。”
(4)对待老板的态度:传统的教育给了我一种对上级惧怕三分的心理,这种心理延续到了工作和学习中,让我对老板很是敬畏,于是觉得自己做事是在为老板做,这样无形中把自己和老板的立场对立了起来。其实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是老板带领着我们一帮员工在一条大船上,这里大家没有高低贵贱,大家的心是往一处想的——就是如何让我们这条大船开的平稳,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老板就是这条大船的船长,我们就是水手,各司其职,这样和老板不仅不会形成对立,而且深知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就会以老板的心态关心我们这条大船的状况,同它一道扬帆远行。
书读了两遍,有了这一些感悟,并不成熟、完全。我想在我遇到困难时,我还会再向这位“老者”求教的。
【第7篇】
已经好久没读书了。进入2011年以后,又再一次拿起书来。今天读了一本书名叫《自动自发》,看完以后,有些感触。这本书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剖析自己个人与事业之间的思想,态度,能力。
作者从四个方面例举来诠释他个人的想法。1.勤奋。2.敬业。3.忠诚.。4.自信。用了大量的自己所遇到的和别人经常遇到的事来证明自己的理据。当初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看完以后,其实头脑一片空白,反复觉得此书中的绝大反面教材都与我有关,而正面的很少有所体现。
从2008年底,我公司开始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是希望通过员工的自主发现能力来解决公司内部一些不能被老板及领导所发现点点滴滴的微尘。对于此制度,本人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对于公司强硬把此制度加在每个员工身上,本人一直有所保留。因为自己的心态对此有掋触情绪,虽然没有大面积传播,但是却把此制度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所用。
2011年年底,我公司照例举行了标兵选举,王德华同志依旧毫无悬念的当选了标兵,已经是第三年了当选此殊荣。大家都已经形成为习惯,似乎他不当选才是个冷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又有谁追究过其原因呢?看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就是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公司利用为先,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动自发的努力认真做到最好,这也是为什么公司领导即全体员工非常爱戴之原因。记得2007年王德华同志来厂不久,被掉入实验室做我的助手,以他在石膏矿工作30多年的经验,专业技师以及他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劳动模范的经历,来到一个新的公司,从事一项他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关于试验的工作。他也可以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放下身段跟我学习。成为一个合格试验员。这件事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也许很简单,但对于一个已经退休后,拥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能手来讲确实比较难得。但是他都可以完全胜任此工作,令我十分欣赏和敬佩。正因为他对于工作热忱的态度才使他年年都可以蝉联这一标兵称号。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思想的作用。思想决定了工作的态度。
写到这里,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看完此书以后就会脑袋一片空白。因为我跟书中所写的很多都不大一样,虽然我也会经常把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公司需要我的时候也能站出来帮助公司度过眼前的难关。但是对公司的一些决定并没有抱有支持的思想,只是用自己随性的态度短浅的眼光来看待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例如,就如上述所说,对于绩效考核的事。这也是我和王德华的差距,也是自动自发这本书很难在我身上体现。
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怅然过去已没有任何意义。时间在一分分流失,我的未来在哪里啊?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和王德华的差距。想减少这个差距就得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深刻的理解公司的每一个决定的意义在哪里,不要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在茶余饭后的取乐于公司的决策,不管你当时认不认同此决策,你自己都要努力去适应它。争取做到书上所说的1.勤奋。2.敬业。3.忠诚.。4.自信。以这个准则来要求自己,工作的成败不是在于能力的大小,而是在于自己的思想。只有改变了错误的思想,端正了自己的态度然后才是发挥自己的能力,没有一哪有二,更不会有三。通过这本书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就从这改变思想开始吧……
【第8篇】
这本书是大哥送我的,让我在准备工作前一定要反复认真读。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阿尔伯特-哈伯德。昨天晚上把这本书最后一部分读完了。最后一部分讲的是对待自己要自信。
首先什么是自动自发呢?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有点慎独的味道。看了这书最后一章,自己有点发冷汗。自己20-30岁这十年,人格与品性的培养自己重视了吗?自己十年频繁换工作超过了10份了吧,每份工作从几天到几个月,其实摧毁了自己很多的自信。
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我们谁愿意平庸度过一生呢?很多人淹没在历史中,没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这样的平淡可能还包含着惨淡的生存状态。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心灵成熟的人能接纳自己,并且是自己最坚强的支持者。很多时候,我总是否定自己。所以,自己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自己最看不起自己。这样持续的心理状态有什么积极意义呢,放弃就能解决问题吗?所以,做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从向外追求转换到向内追求。完善自己的性格缺陷,弥补自己不足,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修正自己一些信念。在成长的路上,我有责任让自己人格高贵起来。
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低人一等的心态是奴隶的心态。热忱是工作的灵魂,坚韧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是没有工夫顾虑别人的评价的。正如一个朋友所说的“努力工作的女人是最美的。”工作是人价值的体现,在乐趣与投入中工作,最能体现一个人自信。
我没有理由拿自己过去的情感体验失败来否定自己一切,拿自己过去失败当作借口,自己今天是全新的一天,自己有必要正视自己。自己是平等独立有尊严的个体,虽然可能从事职位低微的工作,但努力做好自己工作,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至少是值得自己尊敬的。
下午面试工作,自信一些。改变的只是精神状态,很快,马上就改变。我忘记过去自己的一切,包括失败与痛苦,这已与我无关。我现在,是零起点,从新开始,我的新工作在下午的面试中。我要自信。虽然这个公司很小,刚成立,估计实力与公司管理规范也比较弱,但自己目前起点比较低,自己选择空间不大,这是自己可以开始的一个起点。下午去的公司,也是自己一个机会。1000元的工资,很低,但可以生存,这就够了。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意义是,它让我进入会计行业。而且,朝阳是个很好的区,有比较大的可作为空间。
我愿意与这个小公司一起成长一两年,看看吧,如果这个公司老板也有人格魅力,也许他是我现实中的人生贵人呢。祈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