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生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余洁在其文集中落寞地讲到“世界上最不能忍受的垃圾—文字垃圾”使我曾一度放弃对“文字文明”的追求与思索,也正是余洁老兄的笔端攻击对象— 余秋雨先生的一段告白,使我心胸明朗—大的文化是一种解脱,它可以使人类从知识中获取真正的文明,可以使人们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轻松、洒脱地面对生活,令人心胸开阔。犹如佛揭…

《借我一生》本是朋友的赠品,先是出于礼貌的心态,我断断续续的翻看着,只是希望从中看出赠我此书的暗寓,但两天后,我便放不下此书了,我迫切地想从中了解到“文化”的真正内涵,“文明”的真正走向,希望从中探索到适合我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的“文化选择”与“性格选择”。更希望用一个新的眼光,再次批判性的研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它是一本杂文式的人生总结,亦是一份散文式的著作纲目。

十年前,我首次购读《文化苦旅》,浅薄的感觉到了作者文面笔端的“远祖废墟、当代愁虑、一己触笔、世间话语”的感慨,奋然在书扉首页涂上了“悠悠千古文化在滔滔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动”的思虑,并固执地决定:今生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孤独地穿行于沙漠之中,沿着前辈先哲的脚印去寻启那悲寂、落陌的历史文明。在悲淡的大漠中刨寻千年前拉走中国古文明的马蹄、车辙,然后在呆呆地、无奈地看着那人、那车、那文明因渐渐远去而模糊的背影。带一壶烈酒,在晚霞、篝火中与那孤寂的道士默默地对视,去解读他那因贫困和无知而痴痴的目光,从中发现,一生中什么叫错过,什么叫无奈。古文明的远去为现代文明的重组清空了理念的仓库。正如一个兄弟的一句话“如果要死我就死在西藏”,因为西藏是千年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域,是信仰的圣地,所以它能成为余先生手书《文化苦旅》的开启之地,也是秋雨先生一生转折的借住地。

《借我一生》是人们探索先生思想、文章的重要资料,是先生探索中国世界文化文明的游历。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演练受历史、种族环境的约束,正如:古西方那种桀骜不逊、豪放不羁而张扬的文化,留给了后人残缺的、悲寂的文明,古中国的中庸之道,包容之量是中国几千年来,因兼容了外来文化而使中式文明源远流长。可见中庸之道确实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呀!这让我那份因种种国际争端而激发的虚假的,所谓爱国之心、悲愤之情而渐渐趋于平淡。是啊,小平同志说的好“发展才是硬道理”

《借我一生》是一本催人奋进、催人学习的书,在余先生的一生中,曾有三次埋头苦学的机会,第一次是历史的产物,在文化大革命中,当众位小将们高举着文化的旗帜在轰轰烈烈之中,狂
 热地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时,而他却静静地座在山中书库,从国民元老所捐赠的书中领略真的文化,第二次是当全国上下正由一种浅薄的热闹所掩盖着全国的精神饥渴和理论欠缺时,而余先生却离开热闹与功利,离开全国最年轻的会议秘书长的光环,走向一条寂寞而深幽的学术道路,去追寻人类整体意义的终极目标,人文取向,文明脉络。第三次是当全国在一片文化规范、理论独尊的形式下,作者静静地座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去研读台湾文化和西欧文明。也正是这三次非常时刻的学习,使得先生学惯中外,文如翰海。惭愧呀!在当今所谓的先进、文明、高科技的笼罩下的浮躁的人们,我们缺的、少的、不足的正是这种学习的勇气,一种敢于面对孤独、面对孤寂的精神,知道不足却不肯静心学习的人是可悲的,而从不知道自己不足的更可怜。
 文者需要一种勇气,一种直面人生的勇气,一种敢于在困苦中探索的勇气,一种亲历危险的勇气。

知道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载体,是精神在肉体中的寄存过程。如果借你一生,你会如何?我呢?

【第2篇】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写的记叙自己一生经历的文章,以朴实却又深刻的语言,让时光倒流,余秋雨将自己从从第一声啼哭开始的所见,所闻,所感,华丽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以自己,朋友,父亲,叔叔,还有带着孩子守寡的姨妈在当时那个悲惨岁月中苦苦挣扎,他们的遭遇,正透彻的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遭遇,先是土地改革,后是文化大革命,“改造”.“批斗”等铺天盖地而来,这使原本出身宽裕的余秋雨一家卷入了灾难。

以作者的笔触来简要阐述下这本书。

父亲在上海工作,但能力有限,将儿子“寄存”在乡下,但我并不期待父亲把我带回上海,因这也让我拾捡到一个纯粹的家乡,一个只属于乡下的孩子的透彻童年。儿子并不不是物品,所以我很小就帮乡人写信。至1957年,10岁的我要考中学,爸爸把全家搬到了上海,住在租的一所房里,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戏,原来以为一切可以就这样平淡流转。但1966年6月,文化的革命爆发,父亲不久便被关押,薪水停发,仅靠每月26元人民币养活八个人,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一角,而我的极限是七分,所以我经常以在寒风中读英语来忘记饥饿。那是极度饥饿的亲人是不能聚在一起的,因为面对一点儿食物就会你推我让,谁也不肯下口。同时,一直单身,在安徽工作的叔叔,他一生挚爱《红楼梦》,最终也因这书遭到批斗自杀死去。他象贾宝玉一样逃离肮脏,寻求平静而远行,但最后却坐上了最肮脏的垃圾车批斗游行。这段时期,这段文革时期,作者概括为文革是用一种彻底的民粹主义,把平日游荡在街角,埋藏在心底的恶,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而且把这种发泄转化为表演,转化为文化,转化为暴力。

随后,1968年,复旦大学,上戏等高校大学生被安排下乡,在农场工作。如今父亲被关,家庭的所有重担都落在自己头上,农场工作的日子,只能用不堪回首去总结了。总之,那是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年代总有很多虚假的坐标,当虚假一一滤去,没想到控制社会的真实因素竟会那么偶然,又那么真实。

历史的转折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道的弯口上常常汇聚着太多的垃圾的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就这样“四人帮”倒台,父亲被释放。这时作者也以迈入中年,恶梦苏醒,人生有了一点比较主动的哲学意义。余秋雨担任了上戏校长。随后,找到生命另一个起点,以亲身感受西北,感受华夏,感受中国大地,描绘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以踏访国外灿烂文明编织了《千年一叹》。

他是一位学者,作者,戏剧学家。若干年后,父亲去世,余秋雨是这样描写这段过程的。爸爸被推进了一个抽屉,孤单单的,冷飕飕的,爸爸最怕冷了,我敢于肯定,爸爸并不怎么害怕死亡,却非常惧怕这个冰库抽屉里的狭小空间。父亲在感受生命暮色的同时,遥望到山际的晚霞,他的生命过程主要都在上海,但伤害对于他,仍是客居,他终于回到家乡,永远山居,去陪伴祖先,陪伴那些不知藏在哪里的古书。在整理爸爸遗物时,发现了一叠借条。人生在世,免不了向外界借取,包括向自己不喜欢的群落,一个男人,要把家庭撑持下来极为不易,总免不了发出索借之声,伸出索借之手。仅仅为了我,爸爸让我暂时和妈妈借住家乡,然后他又发极大的精力让我借住上海。父亲向大地索借着儿子生命的支点,而我,却以为是是自然生命的过程,甚至以为是这努力的结果。

最后,我捐献了写《千年一叹》的笔,将父亲的骨灰带回家乡,然后安顿好妈妈,我和妻子看上了一个地方,一个认识的已故日本音乐家居住的海岛,但是那里没有房卖,只能寻租,借住了一生,还是借住,所幸那是真正的海岛,从他到太平洋,没有任何阻挡,从大陆通向它,只有船,没有桥。

这是余秋雨的医生总结,也是中国一段历史的反映。也许我们可以说,是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造就了这位杰出人物。当历史褪去了腐朽和黑暗,余秋雨成为大陆遭到最多诽谤的,也是盗版最多的作家,对待这一切,他选择的是原谅。因为现在对他来是说,或对或错都不再那么重要了,一生的经历,让现在的他超脱了,坦然,同时也让我跟随着余秋雨从幼儿,走到暮年。痛他所痛,做他所做,亦如他超脱,坦然。

成长是一个经历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成功,喜悦与痛苦中感知着生命不同的色彩。我想去触摸每一中快乐,更想去舔噬每一种伤口。但是,在每个人短暂的一生中,即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生命画满所有的色彩,去阅读他人的人生,感知他人的悲伤和快乐,亲情和爱情,是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喜欢这本书,读了《借我一生》,便也向余秋雨借了他一生的感悟,弥补经历和悲楚的空白。

【第3篇】

在父辈对青年时“上山下乡”那段经历的讲述中,那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可是,在《借我一生》的描述中,“上山下乡”却意味着告别书本、离开家乡、骨肉分离:

他还在说:“现在谁也不会有心思去碰学术,但你们很快就要下乡,一辈子的事,今后再也没有机会碰这些东西了。”

他的这几句话,与当时的通行思路南辕北辙,却让我非常感动。很想重重地握一下他的手,却又觉得自己是第三等级,身份不妥。

我说,我忙于下乡准备,又要鉴定,可能抽不出时间。他说:“没事,有空去晃一下就行。”

离开他之后我独自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心想对啊,两个月之后我就会变成一个最地道的农民,直至终身,青年时代短暂的文墨缘分,就此结束了。

寒窗苦读十几年大学刚刚毕业的青年学子,还未来得及发挥自己的所学就要永远告别书本;其心情之难过可想而知。然而让作者更难面对的是骨肉分离——他必须把76岁的老祖母送回乡下的家里。而这个决定却是在“文革”中丧子的祖母亲自作出的:

我在与祖母细细谈了几次之后,才知道她执意回乡的理由。

她并不了解时事政治,但已亲眼看到,在她最后两个儿子一个屈死、一个被关之后,孙辈的前途都是远离上海。我要去外地军垦农场了,表妹要去安徽的茶林场了,两个小弟弟也已不断地到农村去“学农”,根据当时趋势,以后必然也是上山下乡的命。既然全都发配到各地农村去了,为什么不一起回家乡呢?

她相信,只需经过几年努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七拐八弯地调回老家,重组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家庭,省得每个人分头在遥远的异地呼喊不应。

她还判断,我爸爸被批斗得那么厉害,即使以后放出来也不会给他一个像样的工作了,那还不如回到家乡与儿子们一起务农。

辛酸的文字不禁让人滴泪:上山下乡与“文革”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新生的国家在成长中走了弯路,而为这个时代付出并承受代价的人又何止是一代人?“上山下乡”的革命豪情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和个人的默默付出。

【第4篇】

五一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借我一生》。作品中一字一句中透露出的大气,优美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无奈使我深受感动。更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更多的人文地理常识,对世界的文明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它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他独创的文体交糅了体验与论述、激情与冷静、宏观与细节等诸多对立性因素,呈现全方位的表现力度。

《借我一生》为我展示一个遥远而又似曾相识的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磨难委屈,生活的艰辛无奈,让我似乎领略了那个年代,那段岁月的荒唐和恐怖。文革结束后,作者对学术的孜孜追求,放弃世俗的名利。实现自我的超越,让我更加认识到什么叫大家风范。尤其是在院长干得很辉煌的时候,却做出了“真正的人生选择”辞去职务,做了“人文行者”!试问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对生命的理解,那种豁达,超脱物欲的自然心理状态,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能保持冷静详和吗?

通过余先生的回忆,我们得以对其在一系列文化散文中所表达的思索理路进行一次梳理:少年时代的经历(如为邻居写信而受到尊重)培养了他对文化的亲近与信任;文革时期的遭遇与观察令他对“文化废墟”的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在奉化及其后苦读的阶段里,他通过传统典籍的广泛涉猎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念;在艺术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过程中,他领悟了“结构”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重要性,使我懂得了未知结构、两难结构的艺术魅力;在担任行政领导的过程中,他开启了对“几百年来中国文化低效化”的反思;而在独自上路的旅程里,发现了以“对话”重新塑造和建构一种民族文化体系的可能;此后的旅程与创作,则是对于他这一文化思路的亲身实践……

余秋雨先生,作为当代文学界的名人,也曾听到过不少对他的质疑、不满,猜测甚至诽谤,读完作品后,让我认识到了他的可敬之处,我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对事物的包容和理解,因为生活有了容忍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容忍才更加精彩。

整本书看下来,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读者的亲切。读书有时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似现在有些作家喜欢玩弄文字来的晦涩,空洞。余秋雨的书文字很简单易懂却有种强大的生命力,他展开了一幅幅的画卷,如放映电影般雕刻下每一个让人熟悉的任务,建立起一座桥梁,直达他和我的内心,揭开尘封的回忆与美好。

阅读《借我一生》,跟随着余秋雨的心路荡漾在人生感悟中,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读完《借我一生》,才真切感受到阅读的美妙。只有经过时光的流转,生命的体悟,回头再看,才可感知那份阅读心境的真切。

【第5篇】

周末这两天看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读完后才对文革那段特殊的历史有了生动的认识与体验,也对余秋雨先生的个人成长及心路历程有了一个相对全面深入的了解,其实一个人的一生,的确与所处的时代命运紧密相连,当时代出现悲剧,个人的悲剧命运也就很普遍了,至于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百味人生,那实在是个人天赋、禀性、教育的不同所导致。余秋雨先生,在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对知识的渴求与追寻,对苦难的接受与抗争,对真理的坚持与探索,都值得后生小辈们学习。

从中我应该学到一些什么呢,首先,是对生活的积累与思考。余秋雨先生幼年因为家庭的原因,7岁就开始为村里的人们读信、写信,为村里记工分,这是生活对他的馈赠,很少有人7岁就能接触、处理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人情世故,这对于他快速的成长与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先生并非做了但不总结,他小小的心灵,面对这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时候,能够自动的、不需要大人提醒的进行认识与总结,这一点难能可贵。其次,对于社会现实,对于纷繁复杂的人和事,我们要有鉴别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失去大局观,另外,在做人品德与操守上,绝对不能做违背良心与道德的事。文革中损害了多少人?你整我我整你,朋友出卖朋友,儿子不认父母,这些人难道连一点是非观也没有?恐怕不是,除了看不清长远与未来,还有不健康的病态心理在作怪,畸形的小人心态在作祟!再次,面对困难甚至磨难,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战,当我看到余秋雨他们在太湖农场的沼泽地里垦荒这一段,我的心在颤抖了,这样的生活,就算是身强力壮的农村汉子也难以忍受,更何况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的大学生,但余秋雨们居然挺过来了,而且干得很出色!我们小字辈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提高自己对于厄运的抗击打能力?!须知,活着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过去的历史,难保不会在现实重演,虽然文革这样的黑色幽默,这样的荒诞历史将来发生的几率很小,但文革没有了,还有战争呢,还有瘟疫呢,还有数不清的天灾人祸呢!最后,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对生命的理解,那种豁达,超脱物欲的自然心理状态,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最难做到,当我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当我们志得意满的时候,突然听见角落里传出来的诽谤、诬陷的声音,我们该怎么做?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能保持冷静与祥和吗。余秋雨先生,作为当代文化界的名人,我也曾听到过不少对他的怀疑、不满、猜测甚至诽谤。

读完这篇《借我一生》我释然了,余秋雨先生,您值得我们去尊敬!列位看官,诸位儿郎,如果你未谙世事,如果你正值年少,如果你性情脆弱,如果你遭受打击,甚至你身陷囹俉,我都推荐你去看一看,看一看余秋雨先生这部《借我一生》。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