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

【第1篇】

假期里,我看了儒勒·凡尔纳的三本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主要描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事情的起因是 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正好落在“海怪”身上,发现所谓的“海怪”是艘潜水艇,阿龙纳斯教授他们被潜水艇的船员相救,并认识了尼摩船长,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重重艰辛、风险。最后,他们因着尼摩船长的残酷,而设法逃走,重返陆地。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海底世界充满了憧憬,一心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去海底开开眼界。刚好暑假期间,爸爸带我去南宁参加他们同学聚会,我有机会在涠洲岛进行了一次海底潜水。正如《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海底世界真的很美丽,是一个和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的世界。潜到海底的我激动的同时又有一点点害怕,还有因为海底水的压力太大,感觉耳朵好疼呀。总之第一次潜水的经历真的让人很难忘哦。

言归正传,再来说说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我感觉它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使人“跌倒”,但是,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我们就要像阿龙纳斯一样,决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还要做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坚持到底,就是成功的开始。

【第2篇】

《海底两万里》描述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说了这么多也该进去看看了。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最令我记忆由深的海底的那些植物和动物,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的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槌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多么希望我也能驾驶着“黑鹰旋”号也去到海底永远的去旅行那么我认为这样一个人获得才有意义,不是只仰望别人发现的成果,而是自己去发现你在实在,让别人把你仰望。

【第3篇】

每一本好书我都看做成引领我人生方向的指向标,所以我不愿放过每一本好书。这个假期,我牢牢地“抓住”了《海底两万里》。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的奇妙旅程。阿龙纳斯受美国的邀请,参加对“海怪”的追捕行动。在一次与“海怪”的冲突中,阿龙纳斯一行人落水,却被“海怪”所救。这时,他们才明白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作海底旅行,从此阿龙纳斯等人开始了一段神秘有趣又充满危险的深海之旅。

在这部小说中,令我最赞叹的是作者凡尔纳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塑造。这是一个既热情又冷酷,既和善又有危险性的人物。正如史密斯所说,没有人能够评价尼摩船长这一生的是非功过。但有一点无可争议,他遇到危险时所表现出的冷静和智慧令人钦佩。

在这次旅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重重阻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成功脱险。在南极时,冰山翻倒后将船封在了冰层下面,致使船无法浮出水面。可怕的是船上的空气逐渐耗尽,船上的人面对的是窒息而死的危险。在尼摩船长的机智和冷静下,他们在冰层较薄的地方用“鹦鹉螺”号上的冲角撞开了冰面,鹦鹉螺号终于重新浮出水面。

联想起近日人们遇暴雨后的种种表现,我更坚定了培养自己沉着冷静的品质。这几天,全国多个城市发生特大暴雨致使人们出行不畅,更有多数人不幸丧生。但说起他们失去生命的原因,更令人遗憾。在这些丧命者中,有多数人明明看到前方水势渐涨,仍驾车向前驶去;还有不幸者被大水包围后,因不舍得汽车被冲毁,放弃了最后逃生的机会。如果这些人能冷静的分析一下情况,做出合理安全的自救办法,让理智战胜冲动,悲剧就不会发生。

我没有阿龙纳斯那么幸运,可以与尼摩船长共同乘船探究深海的神秘,亲身感受尼摩船长的智慧。但我幸运的体会到了尼摩船长的冷静和机智。我相信,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像尼摩船长学习,做一个理智的人。

【第4篇】

最近,我被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是法国着名小说家、预言家——凡尔纳的豪情杰作。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底旅行》等。

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接二连三的海难事件震惊了全世界,阿龙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鱼叉王尼德﹒兰决定去调查这个海面上神秘的”怪兽”,结果意外地爬到了“怪兽”的身上,发现所谓的“怪兽”其实是潜水艇。这艘潜水艇的船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尼摩船长,船长为了保守秘密,就强迫教授以及他的助手留在船上,教授他们只好跟着“鹦鹉螺”号潜艇的船长尼摩一起周游各大洋,开始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着人、南极冒险、血战章鱼、海底复仇……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阿龙纳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历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很多壮丽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勇敢、优秀的叉鲸手,百发百中,在危机时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赛尔。尼摩船长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带领水手们成功从南极脱险,勇斗鲨鱼,血战章鱼,无人能敌,但一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着、真诚、阴郁的人,也让我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识,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看完这本书,我也好想跟着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去海底世界探险,想想那神秘的海底森林里面生物一定比陆地多,更不用说海底下的宝藏了,肯定也会让人数不过来。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想感受一下海底的惊险之旅,就赶紧去购买吧!

【第5篇】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一部巨着。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扣人心弦。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角鲸”。于是,美国的“林肯号”逐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独角鲸”。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土阿龙纳斯先生一起参加。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洋中出现的怪物“独角鲸”是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名子)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一起再做一次海底旅行。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独角鲸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成年雄性独角鲸通常在上颌部长着一根巨大的左牙。这根牙在其一生中不断生长,终于刺穿上唇,像是一根尖锐的长矛,从头部伸出约2-3米。不过,只有雄鲸的牙会发育生长。虽然每头成年独角鲸都有两枚牙齿,但是雌鲸的双牙和雄鲸的右牙都嵌埋在牙床骨内,不会长出来。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弄明白雄鲸的那根长牙到底有什么作用。人们曾提出过种种假说,有的称长牙可以用来打破坚冰、捕食、刺穿捕鱼船、发声、释放身体多余的热量,求偶或者保护幼鲸等。不过,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一组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了长牙的真正秘密:它是由1000万个神经末端组成的灵敏的感觉器官。

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长牙表面时,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长牙表面有无数细管连接着长牙的神经中枢。研究人员称,这些神经末端能够探测海洋水温、压力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研究小组组长马丁·恩维亚称,“很显然,长牙是一个感觉器官,而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打架武器。”恩维亚已经在圣地亚哥举办的第16届海洋哺乳动物双年度研讨会上公布了这一发现。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