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享年98岁.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学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0年他考取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东方语言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外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季羡林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3年季先生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所名誉会长。

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学会会长等职,著作已汇编《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中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先生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成为享誉海外的东方学大师,他还精于语言,通英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法、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季羡林始终将学术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在德国留学时正值二战,他在“生命危及,朝不虑夕”中专心研究,在文革中,他历经磨难,偷偷翻译篇幅宏大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年逾八旬后,他开始撰写80万字的学术巨著《糖史》,还出版了《牛棚杂记》《病榻杂记》等多部著作。

季先生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动人。他从近百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中悟出的道理,平实朴素给人启迪与心灵的抚慰。读后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新”为目标,学到真本领

季先生在德国留学时,他的导师对论文的要求突出一个“新”字。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季先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听导师的执教,即使论文重写,也在所不辞。后来季先生的论文通过了。并在2000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他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真本事,一辈子受益匪浅。

(二)以平常心面对人生

2006年9月26日,95岁高龄的季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赞扬声中,季先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剖析自己,他仍能做到自知之明。他撰文三摘“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身,皆大欢喜”。他认为自己是陶渊明的信徒。故常以陶的下列诗句自勉:

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先生这种以百姓平常心面对人生,一切顺其自然的境界实在可贵。

(三)以容忍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容忍确实是一件好事,甚至于是一种美德。

在家庭和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季老反复强调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其中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层,对于大量的非原则问题,双方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此时尤其要学会容忍,使家庭和社会和睦。

第二层,对于原则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在策略上要有灵活性,为了不乱大谋,该忍则忍。只有在忍无可忍时,才展开必要的斗争。也就是通常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层,对实践证明已犯了错误的人,也要容忍。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机会。总而言之,以容忍的态度为基础,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努力使国家安康,人民幸福。

(四)以不懈努力从事写作

以读书为爱好,每天不读点什么,不写点什么就感到难受。在80高龄以后,依旧坚持每天4点半起床,忘我的爬字耕耘。90岁高龄后,仍是他的写作高潮期。他这种不服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令人佩服。

【第2篇】

季老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种语言。《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是我厂在读书月活动中发放的书籍,书中汇集了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感悟。读季老的这本书,犹如当面在聆听季老的谆谆教导。事实上对于季老的认知,并不是单一的从这本书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是经历了一个只惟大师之名到逐步去了解季老人生轨迹的过程。

常人看季老的人生,并不完美,逝世后的身后事纷争不断,或许有缺陷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什么叫人生,季老在《季羡林谈人生》中说他也不清楚,不但他不清楚,他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从季老的身上,从这本书中,我也只能愚钝的读到了“勤奋”、“随遇而安”、“坚持“、”尊师重道“,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智慧与感悟又岂是我短短数日通过一本书能够领悟的?季老的书,书读常新。

季老所获得的成绩是与自己的勤奋分不开的,季老曾在书中谈到“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的关系,表面看是季老感激机遇的垂青,细细品味,季老的机遇是来自于他前期的勤奋,如果没有勤奋,机遇到来的时候也是难以把握的,到头来也是一场空。我觉得勤奋是季老获得人生辉煌的基础,是所谓的机遇垂青的前提。就如同我们当下的工作与学习,如果说各人的天赋秉性是有差别的,我觉得这种差别还是很小的,不能说没有,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其天赋秉性的水平是持续在一个水平线的,并且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有的人多一些勤奋,智力开发就会多一些,获得的结果就会好一些,相反的,有的人懒惰多一点,获得的成绩、创造的价值就会少一些。因此,勤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勤奋,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生活,取得成绩就会显得顺理成章一些。

但并不是所有的勤奋都能获得成功,用季老的话讲,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用“七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会更符合实际一点。我姑且大胆的揣测季老并不是在否定勤奋的重要性,而是在阐述一种人生态度。在这里我的拙见是,倘若机遇不垂青,那就只好做到老实本分了。这种人生态度叫做随遇而安。事实上,季老的生活并不平静,经历的磨难多于常人,磨难反而没有把季老摧残倒下。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大智慧,事实上,人,作为一个个体,有许多的事情是难以改变的,出身,学业,爱情,工作……都是不可以推倒重来的,随遇而安就是要认同自己当下已经取得的、拥有的,是获得新丰收的基石,是传统文化中寻根的表现,是进步的跳跃板。随遇而安,不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是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下积极进取,奠定好基础,以期取得长足发展。季老晚年的随遇而安,其背后也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的来日方长的愿望,却也有着“烈士暮年,壮心难已”的惆怅。或许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一个阶段,有心为,而力不足,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许能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一份指点的作用。随遇而安,对于人生的机遇就是要心怀大度的去接受,这是心态方面,而行动上还是要保持那份勤奋。

以当下的观点看,季老的成果多数是坐了冷板凳的结果,天下皆知季老为大师,且不知大师何以为大师之人何其多?我对季老的了解,是从大学本科时期开始的,当时有幸参加了一次学校的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有人提到季老的成果,才知自己愚钝了好些年。在那之前,我对季老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大师“这一名词的表面层次上。如今,从历史的观点看季老的研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等,这些语言方面的研究在当时那也是当年学者所不青睐的研究领域,属于学术界的“穷乡僻壤”,而今却由于填补了世界文化的缺失而成为了大师,大师之意不仅仅是大师本身,更在于大师的这份在学术殿堂里做冷板凳的依然坚持的执着的精神。这对于我工作上的启发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果不明显的时候,往往令人心生浮躁,包括自己以及团队中的人,都会面临着一些压力,来自于自身的以及周围的,而事实上也是坚持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坚持就一定没结果。我觉得,季老这种能够做冷板凳搞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季老这种以冷门出奇制胜的研究之路其实也值得我们反思,当下的市场上的畅销的产品也必然依据它的生命周期的规律走向衰弱,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迎合未来之所需,也许才是我们产品研发的一丝曙光。当然,坚持还是要贯穿始终的,没有了坚持,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半途而废。而季老的坚持也让季老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桂冠,尽管季老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但其获得的美誉受之无愧。这种坚持的精神,坚持一天,容易,坚持几十年,难,令人敬仰。

《札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要尊师重道。季老在书上言陈寅恪大师必开口”先师“,其尊师重道可见一斑。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在我们入职培训过程中所讲的”严师出高徒“、”不要让老师没饭吃“,是从企业的角度更契合实际的对尊师重道的阐释。当下由于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老师“、”校长“、”领导“几乎成了邪恶念想的代名词,我们更应该提倡尊师重道的理念,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不仅是学校的老师,生活中的长辈、工作上老师傅也应该得到尊重,从内心上,我们都要有感恩,有敬畏。重道,自然讲的是我们也要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待人以诚,讲方法,讲原则,讲和谐,才能获得社会以及其他人的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尊师重道,知识上才能有序传承并得以发展,科技上才能保持先进并得以创新,社会实践上才能应用并得以突破,文化上才能繁荣并得以延续。

季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取得了令世人敬仰、难以企及的成绩,读季老的书,犹如在听一个老人讲故事,讲他对生活、工作、爱情、学习、事业等的理解,也是喃喃自语,更是教导,如今季老已经逝世多年,而身后事也曾惹得世人非议,但也因为这样,季老才更真实,季老的书也显得更真实、更真情、更智慧。我们都是自己最虔诚的信徒,或许走在负重前行的道路上,或许即将迎来康庄大道,或许依然在迷茫中徘徊不已,但不管如何,像季老书中说的“做真实的自己”、“一寸光阴不可轻”,对于世人都具有良好的教导之意。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是其精神财富的汇集,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真知灼见,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蓄意迎合,我更是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读懂了些皮毛而已。好书是常读常新,好书是百读不厌。这本书便是如此。

最后,用季老书中的话做个结束语吧。“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