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读后感15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10-07 19:01:38 我要投稿!
【第2篇】
让我们播撒下人文精神的种子 袁振国先生在他的《教育新理念》这本著作中用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关注着现实,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 其中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与教育的紧密联系让我对目前的教学实际产生了一些想法。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将我们带入了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科技进步必然会推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同步发展,并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文学教育而言,其对学生的发展目标的设想也必须紧跟时代价值观念变更的步伐,在满足社会的工具性目标的同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撒下人文精神的种子,并促成其生根发芽。 当前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的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处在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而旧的价值体系正在崩溃的特殊状态。教育承受并体现社会诸多方面改革的要求,同时教育自身也必须实现某种规范的重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的改革愿望往往难以抵挡外在的工具性改革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得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教育失去其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的人文特性与文化逻辑也处在了边缘位置。在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当中,语文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文学、乃至于语文学科变成枯燥乏味的一种应试训练。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小学分阶段的语文课上,在天真活泼的小学生身上,这种情况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这些小学教育工作者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怎么将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重新融入语文教学中呢?怎样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信念和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并不是一种通过理论探讨与口号的呼吁就能实现的目标,人文精神在社会价值体系上的重建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育实践中对人文精神的落实,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从各种教育途径与内容上呈现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如果用最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话,那么,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真实精神、人的自由精神,反映在语文教育中,就是语文教师和学生能够不受外在的高压和拘束,能够自由地、真实地表达对一篇文章、一个现象、一种事物、一个人等等的看法。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切场合,不看任何他人的脸色,自由自在地表达真实的自我。这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叶澜先生曾讲过要让中小学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工具性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境况中来。“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其实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 学校“人文教育”的元素无处不藏,无事不含。课堂内包括各学科中隐含的科学、文化、艺术,也包括教师或学生身上蕴涵的学识、学养、气质等等,课堂外包括如:宣传窗、黑板报、校训、警句、走廊里悬挂的那些伟人像和书法、美术作品,还有学校图书阅览室,甚至整个学校的布局,房子的造型,校园里的绿化等,课堂外还包括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教育意义的班队活动,参观、浏览等;从学校的组织管理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人文教育”的因素,如:学校班队管理制度的健全,实施过程。 “人文教育”可以全面、深入地渗透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人文教育应该全面地、深入地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学科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文学教育正是人文教育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因此,我们说,文学教育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把它形象地描述为:文学教育是人文教育“适宜的花园”。这个花园中将会生长出生机勃勃的绿树、香花。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让我们在教学中播撒下人文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