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1500字
作者:张永浩 时间:2018-07-10 11:05:26 我要投稿!
【第1篇】
先来聊聊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人,1892年生,卒于抗日战争前十年。他博闻强识,多愁善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他擅长猛烈的直击人心,毫不留情,所以无病呻吟与他彻底无缘。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和我国大学者胡适的交集,提到孔子、诸葛亮、李白、苏轼等名人,更是频繁引用我国古诗,让我心生好感。
言归正传,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家将手握短刀,逼问老妇时,一种站在道德高位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成了老妇的审判官,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故事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轻易地滑向罪恶,其行为之恶劣可与当年午子胥掘墓鞭尸相提并论。
第四宗罪。仆人三下两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脚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尸上,然后把剥下的丝柏树皮色衣服夹在腋下,转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处。仆人阻止老太婆对死人的亵渎,是出于善的本能,然而当他去剥去老太婆衣服时,却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弱者无力抗争强者,就将矛头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头发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长晒干,说是鱼干拿到禁军营地去卖。禁军们都夸她卖的鱼干味道鲜美,竟顿顿买来做菜。东京都当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当前的中国何其相似。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里。
贫穷是人性滑向“恶”的首要推手。正如梁晓声所言:“与富足相比,贫穷更容易使人性情恶劣,更容易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黑暗,而且充满沮丧和憎恨。”罗生门里一共出现四个人物,包括雇主、仆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为了生存,雇主解雇仆人、仆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亵渎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骗士兵。他们严格遵循丛林法则,剥去温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恶”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不禁让我想起时下的道德绑架:你那么有钱,捐款怎么只捐五十万?我这么讨厌日本,你怎么能买日本车?你出名了,为什么不把钱分给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
以上言论虽然听起来可笑,却真实的发生着,而且常常发生。很多人在指责恶行之时,同时掩耳盗铃式的掩藏自己的恶念,还自以为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是善的,值得深思。
【第2篇】
记得第一次看《罗生门》已经是前年年初的事了。那时正是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的时候(即便现在也是),正月寒假还没过完,便兴颠颠的跑去买书。谁知道日本的名著少之又少,看得一眼的便买了下来。
大凡我日后爱不释手的书,刚买下来时都先要遭“冷遇”。刚买下来的《罗生门》在勉强看过一篇略有趣味的《水虎》(也称“河童”,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两栖动物),便落下闭而不看了,再拾起继续,便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我向来有双休躺在床上看书到很晚的“夜猫子”(方言,指夜晚精神好的人)的习惯。那天兴许是觉得没什么看头的书了便特意找了本瞅着生疏的书,裹着毛毯就坐在床上了。
看书是确有入迷一说的,总想看了这篇看下篇。我看书从不是从头一页页看到尾,而总愿是一本书翻到那儿算那,就着看。不觉就到了深夜,自己因是一人在家却还不肯关灯睡觉,迟迟磨蹭到眼睛都要花掉才熄了灯倒头便睡。
可这篇是“有感”的作文,不是大白话的教你讲经过,我还得写点感想才对。
说实在的,芥川先生存活的那个时代,我不大清楚的,只能从他字里行间、从百度百科上的只言片语晓得一个大概。不,也许连大概也不清晰。
只怕是非常混乱罢了。
给我一段文字我就能构想出画面。
在芥川先生伤惘的描述过后,所有的炫丽色彩被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抹去,只剩下大片大片的黑和零星的灰白在寂寞混乱的飘荡。
行人的轮廊都被不清晰的灰白勾勒出行尸走肉样的,匆匆的走,匆匆的停。只有一个人长久长久的滞留在其间,有人撞他的侧身,有人碰他的肩膀,可他无动于衷,长久的滞视着远方。他的目光越过人流,穿过楼厦,趟过湖泊,潜入深海……可却到不了天边。
天边是否在海角对面?
自己看不到未来,望不穿过去。所有的人都与他渐行渐远,他仿佛已经与此个时代脱节,就像离了轨的火车,回不到过去,到不了未来。
我似乎从他的文字的间隙间嗅到失落的味道,没有梦想,没有未来。
我都哭出来了,我讨厌湿掉了(失掉了)的世界,湿掉了(失掉了)的文字,因为那会压着我直到什么也嗅不到,什么也听不了,什么也看不见。
可这并不妨碍我深深爱着这本书,我在晴天看,在雨天看,在阴天看,在雪天看。因为我知道这本书和他的作者早已是过去,如果我还想活下去,就必须抬起头一直走下去。
【第3篇】
罗生门,原为佛教禅经中的故事。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当地传说融合,便有了“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含义”。而芥川笔下的罗生门,亦是如此。故事发生在“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诸多原因导致凋敝不堪的京都”,这样的背景已让我们感到荒凉。尔后写到“狐狸栖息和盗贼蛰伏之地,乌鸦集结成群”更是渲染了这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这种发生的故事更让人感到唏嘘不已。原本在“饿死”与“当强盗”之间毫不犹豫选择“饿死”的主人公,却在目睹一件的“恶”事件后,选择了“当强盗”。这一种短暂时间内极大的反差让人震惊,就是因为目睹了老妪割下尸体的头发去做假发而会导致这种变化吗?还是因为那些尸体身前所做的勾当引发了他的强烈思考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眼中,主人公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念头彻底驱逐出去,是因为他终于等到了这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理所当然地做出本性选择的机会。我始终坚信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一个人,生来就是恶的。主人公以前“万事都不能失节”的念头,只不过是在安稳时期而显现出来虚伪的一面。但是,处在凋敝不堪的年代,这种“恶”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他苦于在“饿死”与“作恶”间作出选择,而此时他缺乏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流露本性的机会。无疑,老妪的出现,便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别人作了恶,为什么我还要坚持不作恶?面对老妪恶的行为,主人公也做出了同样的事。
自古有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在教育层面上跟我们说明了不要去作恶。这不正体现了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吗?通过教化去不断纠正一个人的恶性思想,去不断发现自身的过错,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剔除这一种劣根性。诚然,让人们去剔除心中的劣根性很难,但这不就正是教育所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必要性吗?正是有了这一个目标,教育才会不断发展。“恶”,才会真正地减少。
《罗生门》通篇给人一种压抑感、窒息感,故事背景将人推向生死与善恶之间的抉择,从而展现人性的阴暗面,更加展现了利己主义的丑恶嘴脸,流露出了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无奈。
【第4篇】
书名虽说名为《罗生门》,但《罗生门》其实只是这本书中的一篇很短的文章。《罗生门》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被主人赶出家门的家将为了休息暂避风雨来到了一个阴森恐怖的地方,这儿是死人的坟墓,但却没有土掩盖他们,更恰当来说算是另类的乱葬岗。本来家将以为这种地方不会有活人的,可当他爬到楼上时发现里面有光亮,原来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妇在扯死人的头发,家将看到了上前制止了她,他询问她如此做的原因,老妇说是为了活下去,之前家将也在考虑如何活下去这个问题,他被主人抛弃,无依无靠,他想到了去当贼,但他那时还有良心,还有羞和苦恼耻心,他是宁愿死也不愿做贼的,然而,当他看到了老人的行为,老人的辩解,他不再犹豫。后来,他扒掉老妇的衣服扬长而去,在装满了死人的房子里,只剩下孤零零的赤身裸体的老人。
以上的大概就是《罗生门》的故事概要,细细读完后,我不禁惊恐于人性的邪恶。家将之前还认为为了生活做贼是可耻的,那时的他内心还有善良,但其实邪恶也深藏在他心底,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理由使其表现出来,这时候,老妪出现了,为了不饿死连死人的头发都要拔去卖掉的老妪给了他理由,给了他勇气,他内心的邪恶也顺理成章地被释放出来了。我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真的去做贼,但就算不做贼,他也不会做什么好事,从他把老妪的衣服扒掉,把老妪丢在那个阴深的地方,他就已经堕落了,他的道德观念就已经土崩瓦解了,以后他的人生是可想而知的,那里没有阳光,只有自私,邪恶和冷血。
除了《罗生门》,书中还收录了《竹林的故事》、《河童》、《侏儒的话》、《地狱变》、《鼻子》、《山药粥》这些短篇小说,每一篇小说都有它蕴含的道理,读后让人觉得受益匪浅。芥川龙之介在书中把人性缺陷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并没有直白地说人性是什么样的,而是通过叙述一个个小故事,再配上他那简洁凝炼且略带讽刺的语言把他想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可能是由于阅历浅,对人生、人性还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对书中某些方面的内容还不是理解得很深,但是我喜欢芥川的文字,喜欢他在书中表现的东西。
【第5篇】
当听到行脚僧那句“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我内心的压抑,总算得到某程度上的舒缓。是的,谁愿意怀疑自身——人类呢?
《罗生门》,既没有宏大动人的场面,也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只是一起发生在丛林中的凶杀案。但4个证人的供词竟然截然不同。杀人是事实,谎言,同样存在着事实——人性的丑陋。
四名证人,强盗、武士的妻子真砂、武士的鬼魂女、樵夫,他们为了掩盖各自的软弱,都选择了说谎——
强盗说谎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勇有谋、武艺高强的强者;
女巫说谎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武士的身份和尊严,这真是讽刺,人死了,灵魂还要出来撒谎。实在可怕。
真砂,一个软弱的女人,什么都没有,说谎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贞洁;
樵夫作为一个局外人,他说谎的原因也最简单,只因为一把宝刀。
原来所有人都是说谎的,那真善美难道就只能存在于虚无的童话故事中麽?不应该是这样子的,罗生门经历暴雨的洗礼後,不也渐渐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吗?
但人心就如同影片不断出现的竹林,暗示着人心像迷宫一样令人畏惧,难以捉摸。
强者,尊严,贞洁,还有利益!这些本应是光明磊落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东西,为什么竟然衍生出人性的卑劣?一个结局,何以存在着那么多说法。
我不想去揣摩强者的自命不凡的心里,因为连“死了的人也在说谎”,我何以相信活着的?
我更加不想去理解真砂捍卫不复存在的贞洁,因为为了短刀都可以掩埋真相,还有什么不可以为之而撒谎?
我企图看到行脚僧处于善心,出于符合他身份的善心去拯救孩子的时候,却被残酷地告知,僧侣早已经迷糊和动摇了本有的道德观。
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语言精心制造的世界之中,各自为自己的生活利益寻找藉口。面对虚无的强者、尊严、贞洁、利益的利诱,他们都与道德在做着交易。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游戏规则。所幸的是,黑澤民没有把救赎人类善良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规则上,而在于婴儿的“性本善”。
滂沱大雨仍在侵蚀着罗生门,当婴儿的哭声透过咆哮的雨声,抵达人心最脆弱的部分,我终于听到行脚僧那句——“我不愿意怀疑人类。”当过客把婴儿的衣服夺走,消失在雨中的那刹那,我害怕行脚僧突然忘记这句绝望中的呐喊。幸运的是,没有。
生于乱世本是不幸,为了拯救瓦解的道德,崩裂的价值,还有人與人间彻底失去的信任,应该有个人站出来。而这个人是,游走于黑暗与光明之间的樵夫。
“亏得你,我还可以相信人。”
亏得是樵夫,而非道貌岸然的行脚僧。樵夫终究还是在行善的,他毕竟还企图救赎人类的罪行。
“是非非的分辩遮掩了实实在在的发生。”
人应该对什么负责?不是游戏规则,而是希望。如果人还存在着希望,罪行就会在不经意之间褪去伪装。
刺破阴霾的阳光,铺洒向罗生门。望着樵夫步履蹒跚的背影,渐行渐远……
规则的束缚,世俗的偏见,存在的困惑,组合了事故的结局。但所有人都不愿怀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