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300字

【第1篇】

感谢焦作日报社举办校园记者“读经典写美文”活动,给我机会学习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弟子规》这本书由入则孝、出则的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组成。其中“孟母断机”告诉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得有厌倦心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弟子规》也就是告诉学生做事要有规矩。认真品读经典国文,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就老了,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

让我们从诵读经典开始,以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让优秀的国学经典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第2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弟子规》。虽然表面上很枯燥,但读起来还是挺有学问的。里面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意思就是——借用别人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又一次,我看到一位同学,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用了他的钢笔,谁知道那支钢笔现在已经绝版了,连主人都很少用,而那位同学还把那支钢笔弄坏了,害的主人伤心得要命。后来我们发现,那位同学有急事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别人都不借给他。

我们以后使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经过同意才能使用,这样才能安安心心做人。

【第3篇】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第4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我们一边背诵《弟子规》,一边表演舞蹈。表演完时,下面一阵鼓掌声,我为《弟子规》而骄傲!可我并不知道我的行为离《弟子规》还差的很远。早晨,我正在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妈妈过来跟我讲:“吃早饭了!”我根本不理她,可看到这几行字时,我脸红了,我这才知道:我没有真正领会到《弟子规》带给我的用处。从那以后,我便努力做到。说说简单,其实很难,比如:我在看书,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叫我吃中饭,我有时会听不见;还有一次,爸爸叫我读英语一小时,可是我读了一会儿口就干了,我不想读那么长时间,可没办法,《弟子规》上是这么说呀,我只能继续读书了……,我最恨得是外公每天至少有一次要来烦我,千忍万忍还是忍不住,只好背地里大骂外公一顿。因为我做得很辛苦,所以最后人家好好表扬了我,我心里舒畅了许多,好像一身疲惫的我一下子精神了。

《弟子规》不但给我带来提示,还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比如《弟子规》里每句话都藏着一个小故事,来典故我的童年。《弟子规》这本书一直陪伴在我的童年,而它不是我的负担,我也很喜欢它,它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我们经常会“碰面”!

《弟子规》它是一本好书,它能给我们大家带来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弟子规》的每一点的话,全家将会笑哈哈,将不会再有警察,将不会有品德课……这些剩余出来的时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你看,就一本《弟子规》就会有那么多道理,如果你懂得,那并不难,难得是要去做好,才会变成第二位“孔子”!

【第5篇】

孝顺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尚品德。人要拥有一颗孝顺的心。

翻开《弟子规》这本书,里面的一篇篇、一行行,是那么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为了母亲能吃到米而不辞劳苦地从百里之外买米回来给母亲吃的孝子;有不顾寒冷跑到竹林里帮母亲找笋的孟宗;有十分孝顺父母的姚重华……

十四岁的杨香因随父亲到田间割稻谷,忽然跑来一只老虎,把父亲叼走。杨香为了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老虎吓跑了,勒住老虎的脖子,因为颈子被勒住受不了疼痛,只好张口放人逃走了,杨香的父亲得以逃离虎口。

那懂得孝顺的姚重华,家人多次想陷害他,他不但每次都能顺利地逃过,而且事后毫无嫉恨,仍对父亲恭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顺感动了天地万物。

什么力量使小小年纪的杨香不怕危险救父亲;什么力量使姚重华在家人的陷害中每次都能逃脱,而且事后毫无嫉恨,仍对家人孝顺?是感恩的心、是孝心!因为只有孝心的人才能克服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做出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而我在外婆家生活时,却经常对外婆撒娇,闹外婆去买那些古里古怪的食品、东西;叫外婆带我去超市买东西;喊外婆陪我在这里玩那里玩……像我这样,不能体恤大人的辛苦,和姚重华比真是差了天壤之别。好在我看了《弟子规》这一本书,它让我学会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爱他人;让我懂得在家尽孝心,在学校献爱心,在社会铸爱心,成为一个有道德,能为社会谋福利的人

是的,我要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爱心,让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孝道、道德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让孝心永存心中。

【第6篇】

自从读了《弟子规》课外阅读后,我似乎觉得我变乖了,我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我也仿佛明白了怎样孝敬长辈?怎样帮助别人?怎样爱护自己?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的贾存仁修改编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即学生,不仅仅指儿童,扩大范围讲,凡欲学古圣训的文化人,都可以称之为弟子;规即规范,弟子规即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贤和为人处世的基本读物。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定要言行谨慎,讲信用。我最喜欢的故事有:孟母断机、司马光改错、孔融让梨等等,孔融的美德让我知道了要懂得谦让。最让我欣赏的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它让我懂得了,子女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起床,一定要先去看望父母,并向他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一定要先向父母报平安,使他们放心;

读了《弟子规》,让我了解了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巨大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以后一定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人捶捶背,倒倒茶,盛盛饭,落实到言行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修养的小学生。

【第7篇】

读了《弟子规》,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看似很简单,但是我从没有真正体会其中的道理。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才真正懂得。读《弟子规》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点:孝顺。第一章《入则孝》礼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儿女的基本孝顺。在此之前,我的父母不论叫我做什么,我总是磨磨蹭蹭的,要么就不理,要么就说“等一下”。但我读完第一章,觉得自己以前做的是多么的不好。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我会改掉这些,让父母不再为我操心。

第二点:谦虚。每个人都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之类的名人警句。而我之前却一点也不谦虚,总是争强好胜,骄傲自满。读完《弟子规》我才知道谦虚是一个好的品质,骄傲自大是一个不好的行为。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明白了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后我要做一个谦虚、孝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8篇】

昨天,我去马姨家做客。到了吃饭的时间,我摇摇晃晃地坐在了椅子上,一边吃饭一边说着闲话。主人听了显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妈妈狠狠地瞪了我几眼,可是我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话,吃饭还狼吞虎咽,弄掉了一堆饭粒。出了马姨家,妈妈生气地教训了我一顿。我明白自己错了,想起了《弟子规》中的两句话:

“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步从容,立端正”。意思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走路时,步伐要从容稳重,站立时要端正。

读了《弟子规》,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善于表达,又要巧于表达。学习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仪态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我们从小就应该注意走路、站立、行礼、坐的姿势,是否美观,是否合礼仪。只有知书达理,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得到别人的尊重。

最后,我愿用《弟子规》一直指导我的言行,成为一个懂礼仪,受欢迎的人!

【第9篇】

有一次考试,我考了88分,竟然排了班级第二名。我心里暗喜:考88分还会拿第二,真好啊!于是我有些飘飘然了。可是第二次考试,就有许多同学超过了我。我心里暗暗地嫉妒他们。还有时,别人穿着好看,我就非常羡慕;而别人穿的衣服俗套,质量不好,我就去嘲笑他们,炫耀自己。今天,看了《弟子规》中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惭愧。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訨,勿馅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当有能力为众人服务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对于他人的才华,应该学会欣赏。不要去讨好富有的人,不要在穷人面前显得自大,也不要喜新厌旧。

古代刘秀是一个非常重友情的人,他身为帝王,把他的朋友严光请来做官。他们畅谈到深夜,睡在一张床上,严光不想做官,刘秀只好把他送回故乡种田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如果有能力,就不要吝啬,去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要因为外在的因素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本质上的美好,不要喜新厌旧,要懂得珍惜。

我要做一个谦逊、平等待人的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