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有感1500字
作者:李子烨 时间:2019-02-25 11:22:10 我要投稿!
起初,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我感到十分不以为然,肯定又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史书!
可是有一天,,我十分无聊,便随手拿一本看了看。
一看,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作者“当年明月”并不像其他写史书的作者一样,内容枯燥无味,反而将本事死物的历史写的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这套书共有九本,非常仔细、清晰的记录了从后元到明末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而且写得十分有趣、诙谐,令人看了还想继续往下看。
作者喜欢写人的时候站在人物的角度说,这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衷和选择,坏人的本性不一定坏,好人的本性不一定好。作者还仔细透析了人物的心理,以及环境对这种心理的影响。我看着看着,甚至产生了作者以前是“心理学家”的念头,但是后来查了查作者的资料,作者并不是什么心理学家,只是在描写人物时加上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使得文章绘声绘色,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作者的笔下,最大战争的不是打仗,而是朝廷中所谓的“政治斗争”。这个舞台上造就了许多“职业选手”(政治家):徐阶、张居正、严世藩、魏忠贤……其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无不是叱咤风云、一手遮天的朝中重臣,失败者则是死路一条。在这残酷、正反两派的斗争下,我看到了人心的险恶、官宦之间的互相残杀、无辜却惨遭杀害的人……透过这重重迷雾,我发现:好的政治家并不是一个好人。坏的政治家能使人才、民族英雄不断出现。可能这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让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两面看的,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一个朝代如果没有贪官、奸臣,可能也不会长久,只有在正反斗争中,才会使国家更加顽强、强大。
看到明朝快灭亡时,我想到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每个王朝都有着自己的兴盛、灭亡。明朝也不例外,在无数奸臣的“自私”中,大明毁于一旦。作者说:“自私意味着腐败”,果不其然,明朝在这如同蛀虫的“腐败”下,灭亡。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惨遭杀害。吴三桂遗臭万年,这个结局也是他自己的自私换来的,想有一个好结局,为何不做一个有良心,问心无愧的人呢?
明朝灭亡。
我合上了书,叹了一口气,历史,虽然是过去,却也能使人感到如此真切,受益如此匪浅。
朱元璋是一个农民,遭受政府的追拿和自己的窘迫,他不得不反,努力、拼命,从空手干起,最后拥有了中华大地。
我们不说能拥有中华大地,只要我们现在开始努力,总能让自己的未来更加辉煌,有人说“吃苦6年,幸福30年”我们现在很多人厌倦自己的学习,身上的惰性不能改正,然后每次考试过后怨天尤人,羡慕别人的好成绩。我觉得这是一种服输的表现,每个人都不想输,可是不努力,能成功吗?“不想输,就别懒。”想要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须从现在努力!
再说说朱棣,、认为自己的侄子不如自己,管理不好国家,而且削藩的刀子马上要落在了他的手上。心一狠,反吧!于是,他招兵买马,重用人才,为了成功不惜装疯吃屎,最后打下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江山。
人生,就是挑战!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需要敢于挑战,并善于挑战,当然,没有隐忍和耐心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挑战吴王,灭了吴国。认为不如自己的,或者比自己强的,挑战他!
自私造成了明朝的灭亡,物质就是自私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在人心中更加的重要,甚至为了物质,放弃人格,允诺奉承,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自私虽是人的本性,但本性并不是不能克制,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聪明人,不能自甘堕落,在物欲的世界愈陷愈深,让自己实现精神上的腐败。有的官、人家徒四壁,却不愿意为了物质放弃自己的尊严,可能他会因为贫困交加而死去,但是他的精神令他无愧于阎王,无愧于自己的一生!“与其苟且偷生的活着,不如提心吊胆的死去。”精神是现代人们缺少的食粮,他们可以补充我们空虚的灵魂,令我们有一个炽热的心!
《明朝那些事》带给我许多东西,希望我能提取其中的正能量,学习并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