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史研究》有感1200字
作者:川成 时间:2019-12-09 17:48:52 我要投稿!
本书开篇交代了三国形成的原因。从多个方面交代,首先从“经济均衡论”谈起,评述了此种观点的片面性也肯定了其可取之处。“经济均衡论”中指出北方由于中原十年战争经济严重下滑。比如董卓之乱,操的南征北战,特别是征伐陶谦致使徐州民生经济都严重受损。董卓之乱更加不堪。袁操之战也加剧了经济下滑。南方经济孙氏已立三世国险民富,内部稳定。荆州刘表虽只能自守,但也沃野千里经营多年,未遭战火。经济发展。张鲁、刘璋也少遭战火,虽经刘备曹操之战但未伤根本。造成南北经济均衡。但这种说法显然很局限。没交代人才,天时地利人和,外交,等方面的交代。作者本人论述颇多。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局面。刘备得荆州为本发展。后有收取益州,汉中。但因大意失荆州使孙权夺取成功。夷陵之战确立三国之局面。孙氏夺取荆州守住门户。北有长江秦岭以对曹。蜀国益州艰险易守难攻。地利占尽。诸葛人谋无遗。也使得其得立国长达半世纪之久。曹操南征北战收取大量人才将才,但他对于徐州等地的残害致使他失掉了很多民心。也因此陈宫张邈叛乱等等。加之赤壁之战过于急躁的进军。不听谋士程昱,荀彧之言等失败造成鼎立局面初成。逼之过急使孙刘联盟成立也是其中一大原因。孙权则善于用人,任用周瑜,鲁肃,最终获取战争胜利。
三国形成的外交政策是三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孙刘联盟是三国鼎立的很重要成分。可以说没有孙刘联盟三国形成就是无稽之谈,刘备无容身之地,孙权也将失去鼎立的盟友。权借荆州表现出了其睿智。曹操听闻笔落于地,孙刘联盟虽一度崩盘但终因双方唇亡齿寒最终还是走向联盟。北对曹魏,关羽因不联孙氏丢失荆州,对双方都不讨好致使兵败。这是孙刘联盟僵局出现,夷陵之战造成彻底决裂。但终因为北伐准备等原因有重修旧好。邓芝使吴,使孙刘联盟又成。孔明六出祁山,孙吴屡次出兵北上协助。使双方得以存在半世纪之久。孙刘联盟外交之变化,夷陵之战前孙对魏的称臣,邓芝之后又决断于魏。孙权称帝孔明称贺。外交之变化,三国之鼎立。这也是密切联系的。
三国形成与人谋也分不开。孔明隆中对策,预见天下三分。但当时刘备兵微将寡。并无资本。但终因刘氏集团努力得了荆益两州加汉中之地。周瑜以三万对敌曹氏百万大军。黄盖献火攻之计。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夷陵之战陆逊战略大撤退歼灭刘备八万大军等,皆是与人谋分不开。且说北方曹操之于袁绍,兵微而将寡,袁氏四是三公谋士如云,曹操比之不如但官渡之战告捷,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刘备、孙权人才均势也是三国形成原因之一。人谋是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今三国研究硕果丰厚,本书在2003年再版。由24篇增加到26篇。内容更加详实。读后让我耳目一新,对三国史实有了更进一步见解。三国形成原因不一。但三国人物评析有了新的认识。对刘备不再是一再的夸耀,认识到其伪善一面,对曹操虽不敢言中肯但也比以往有些进步。奸雄、枭雄由我们当代人评论显然与古代观点观念不同。不能以古非今,更不能以今非古。我认为三国之于我们只是史料价值和探讨人文价值,发掘它对我们的可利性,而非一味谈天说地的以史料论史料。不是不可谈而是本人认为中国很多研究不能提升到利民利国,只停留在书面上。所以有感而发。虽偏离原文但终有所感,便不删减。读者可批驳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