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有感1500字
作者:川成 时间:2019-12-10 10:34:01 我要投稿!
“福楼拜在我出生前一百零二年造访伊斯坦布尔,对熙熙攘攘的街头上演的人生百态感触良多。他在一封信中预言她在一个世纪内将成为世界之都,事实却相反: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
从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共和国初年的民族主义、废墟、西化政策、诗歌与风景交织成一个故事。这些纷乱的故事造成的结果,让伊斯坦布尔人得以看见自己的形象,追求他们的梦想。这个诞生于城墙外荒凉、孤立、贫困街区的梦想,我们可以称之为“废墟的忧伤”,假使通过局外人的眼睛观看这些场景,就可能“美丽如画”。忧伤最初被看成如画的风光之美,却也逐渐用于表达一整个世纪的败战与贫穷给伊斯坦布尔人民带来的悲痛。”
这是书中的两个段落,我们很轻易地就会被这样美丽又充满哀愁的文字所感染。
贯穿全书的两个字——“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音译,中文翻译借用了宋诗元曲:陆游的“一窗残日呼愁起,袅袅江城咽暮笳”,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因此“呼愁”是指的一种特别的感伤、忧郁。
这种忧郁到底是什么呢?是对昔日盛世辉煌的缅怀,对近代衰颓命运的无奈,还是对面对现代飞速发展的世界茫然无措,还有贫穷,无尽的贫穷、衰败与消逝。
对于许多曾经辉煌过的文明,这种命运都是不陌生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相似的。比起物质的贫穷,精神传承的断裂与消逝才是痛之根源。
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有这样一段对过去北京城的描写:现在是穷冬苦寒,北京的冬季真是无与伦比,也许这个福地的其他月分,可以与之比肩,因为在北京,四季非常分明,每一季皆有其极美之处,其极美之处又互相差异之特色。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极高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宁静。到底是什么神灵之手构成这种方式的生活,使人间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在此实现了呢?千真万确,北京的自然就美,城内点缀着湖泊公园,城外环绕着清澈的玉泉河,远处有紫色的西山耸立于云端。天空的颜色也功劳不小。天空若不是那么晶莹深蓝,玉泉河的水就不会那么清澈翠绿,西山的山腰就不会有那么浓艳的淡紫。设计这个城市的是个巧夺天工的巨匠,造出的这个城市,普天之下,地球之上,没有别的城市可与比拟。既富有人文的精神,又富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人间地上,岂有他处可以与之分庭抗礼?北京城之为人类的创造,并非一人之功,是集数代生来就深知生活之美的人所共同创造的。天气、地理、历史、民风、建筑、艺术,众美俱备,集合而使之成为今日之美。在北京城的生活上,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北京的男女老幼说话的腔调上,都显而易见的平静安闲,就足以证明此种人文与生活的舒适愉快。因为说话的腔儿,就是全民精神上的声音。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北京,而今,它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看到这样一句感慨:我们的周围,还有几座值得纪念的建筑呢,几座还留存有某一代人的回忆呢,几座蕴藏了许多人的爱与恨、见证了时代和群落的变迁和调和呢?西安是幸运的,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明代的城墙巍巍伫立,可以看到百年钟鼓楼遥相对望,我们似乎仍然生活在古城的遗韵中。但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肯德基麦当劳比邻而居,看到为生活而奔波地灰头土脸的人们密密麻麻地在街头浩荡前行。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步伐是这样不可遏止地步步逼近。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这是书中帕慕克说的。而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可悲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城市可以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