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传》有感1600字

当国家、民族处于存亡危急之秋,我们会想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世道黑暗、生灵涂炭之时,我们会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壮阔,以及“出师未捷身先死”之遗憾,“万里悲秋常作客”之凄凉,《兵车行》、“三吏”、“三别”之刺世……带给人思绪上的联想,情感上的共鸣,真是太多,太深了。 

从杜甫的诗中,我读出了人生,感悟到个人与国家兴亡的关联;也从诗人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我十分认同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杜甫是永远属于广大人民的诗人,他永远与我们同在。我愿追随古人,从书中去感受那常留天地间的千古绝唱!

一.浪迹丰草长林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一直是把“立德、立言、立功”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的理想。而受儒家教育和家庭传统的影响,杜甫从小告诫自己“不敢违仁”。这并非是他年轻时一时进取心的表现,而是他整个一生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理想。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在于他一生嫉恶如仇,对普通大众怀有深厚的仁爱之情,正如他自称“嫉恶怀刚肠”、“穷年忧黎元”。

决定一个诗人成长的因素很多,社会文化环境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年的杜甫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习字,写诗作文。加之杜甫早年生活的时代正好处于唐王朝“开元盛世”时期,因此受到中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例如:舞蹈、歌曲、绘画等。这些优秀的艺术在努力地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一次次地唤醒杜甫内心的情感,培养着他的的艺术感受力。这无疑对杜甫日后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

除了艺术熏陶之外,杜甫早年的游历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非常不一样的人生。

当时,杜甫做知县的父亲还在世,家境还算不错。这使得杜甫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自己出游和生活费用。他漫游过吴越,到访过齐鲁,放荡于齐赵,徜徉在梁宋;他结交了李白,认识了高适;他参加过科举,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但是他依然怀揣着希望;他憧憬着长安,希望在哪里寻找机会大展雄图……此时的杜甫完全还是一位沉浸在盛唐浪漫主义氛围中的翩翩少年,而他后来成为忧国忧民的写实诗人,需经历多么艰难的转变啊!

二.沧桑路悲辛曲

如果唐王朝还是那个盛唐,如果上天再多眷顾他一点点,那么一切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杜甫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之后平步青云,成为“圣上”的肱股大臣,衣食无忧,地位荣誉,也许他除了大作“曲江赐宴”、“河清赋”之类奉承诗外,诸如哀民生之多艰的诗,恐怕无暇无兴趣也无实际体会去写它了。又假如杜甫终生一直处在像开元盛世那样的时代,一派歌舞升平,生活安定,他不曾看到国家满目疮痍,自己也未受颠沛流离之苦,就不会有那样多的愤懑和苦闷,不会看到那样多辗转沟壑的流民,也就无须为家园、为小民、为国家长声哀号。由此,后人也就不可能读到那千古流传的沉郁的杜诗!因而,我们是否又可以作这般“庆幸”:艰难时势,造就了一代诗圣;人生的不幸、国家的不幸,成就了杜甫在诗坛上的千古盛名。

三.人生和历史的反思

只有真正读过杜诗,读懂了杜甫,才会懂得他的伟大。

三十五岁以后的杜甫,开始踏上他艰辛又悲壮的人生。而我看到的是,即使仕途坎坷、穷困潦倒、病魔缠身、形容憔悴,他依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依然在乱世里不忘国家和生民。

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怀揣着各种愿望和理想,无论是献身于崇高的事业,还是仅仅为了显赫的功名。有的人在自己渐渐谙熟世故中,不知不觉走上了另外一条道,也忘记了自己的少年志向。而另一些人,他们本能的感受生命的成长、成熟、兴盛和衰老,自始自终感受到生命之火在燃烧。他们不愿耗费生命,不愿年华虚度,因此,他们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值得的事情。杜甫就属于这种执着于少年理想的人。而这也就是杜甫所带给我的最深的感受。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痛苦和不幸中,而如果我们真的遭遇了不幸,那么我们会怎样面对,我们会变成怎样的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要坚持理想和关爱他人。我想,这也正是古人跨越千年的历史,所最能告诉我们的。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