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的闺秀》有感1200字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

记得之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深深的为沈从文先生的浪漫专一所感动,也曾在脑海中勾勒这位幸福的女子淡淡的轮廓,该是怎样的一位佳人呢?带着好奇与仰慕我翻开了这本《最后的闺秀》,虽不是沈从文笔下的张兆和女士,但是与之相关的二姐张允和也必定是同样的风华绝代吧。

正如光芒四射的宋氏三姐妹,周氏三兄弟一样,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还有一家不可忽视的人物,即本书的主人公们: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虽然这本书为张允和女士所作,但我仍坚持将这几姐妹放在一起,是她们共同的光芒更为动人。合肥张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门贵族,四姐妹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提起这四位夫婿,似乎比这‘合肥四姐妹’更为有名,但我却认为,能把这四位在各界都独占鳌头的人收服的人,也必定不是普通人了。大姐张元和不顾世俗下嫁“戏子”顾传玠;二姐张允和于战乱中最早结婚,嫁给居无定所的周有光;三姐张兆和与作家沈从文间浪漫的爱情故事,文革时期不离不弃的深情厚谊;学识渊博的小妹张充和于诸多追求者之中却独选了傅汉思······这诸多如同散着清馨兰香的往事,不禁令人心生莞尔。

这些如今只存在黑白照片里的青葱女子,如同她们浪漫的如花岁月,散着金光般洒满整张素笺的韵致,透着淡淡墨香。我想,现在的女子恐怕是没有张家姐妹那般的气魄与清雅了吧,哪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研读书稿,随心所欲的出演昆曲,编辑曲目,充实自己呢?我羡慕像是张允和一样的女子,无比柔弱却又无比坚韧,在那一段颠沛流离的时代,与她的夫婿相携相伴,不卑不亢的绽放着自己的光华,所以在今天的我们,再提起她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她大名鼎鼎的丈夫周有光,可见,这最后的闺秀之说并不是虚假之言。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女子,是不应该是作为菟丝花一般依附男人生存的,如同合肥四姐妹一样,纵使夫婿功名盖世,也散发着如萤火般的暖光。

我深深地为这些女子感到骄傲,无尽的钦佩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至于这位女士年老之时,我确实有些不太情愿,总是认为美人迟暮是一件伤人心的故事,如今在我眼前出现,还是我真心倾慕的张允和女士,安能不让人烦闷呢?张女士的老年,含饴弄孙,家庭和睦,在别人看来真真是极好的,但在我这样一个倾慕者心中,她却是失了年轻时的一股风流潇洒的气度,真的只是一位老妇了,而我心中的人却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老去了,心生慨叹却又为其感到满足,是了,经历过曾经的辛酸往事,如今的幸福晚年恐怕就是最好的安慰了吧!我不禁这样开导自己,我的偶像最终也是幸福的。

至于其余的几个姐妹,同样的苦难生活没有压垮她们柔弱的肩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合肥四姐妹的命运牢牢掌握在她们自身手中,没有随波逐流,没有人云亦云,只是淡漠的,恬然的,走着自己的路,直至最后的幸福。我想,她们是值得尊敬的,是值得我用心学习的,是那个年代,这个时代无愧的偶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