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祥子》有感5000字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舍对祥子刻画得很详细,从他的外貌、穿着,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写得淋漓尽致。“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毛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祥子很喜欢拉车,拉车的时候很注意自己的姿势,用他的话说那是“美”,他很注意自己的“美”,那是其他的洋车夫所没有的会让他引以为自豪的一个东西,所以,他爱打扮,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包括自己的车,他喜欢自己干净利落的样子,不肯这么神头鬼脸的待在城里,他是洋车夫,又不是洋车夫。祥子被大军拉了去,最后又逃了出来,失了车子,捡回三匹骆驼,得不付出,他很痛苦,他把三匹骆驼看成是买车的希望,然而最后只卖了三十五块钱,离买车差的太远,应当一个也不动。然而他可怜了自己,一切都像一个梦,一个噩梦,他非常的难过,他不敢想过去的那些委屈和危险,虽然不去想,可是依然的存在,就好像连阴天的时候不去看天也知道天是黑的。他仍然觉得自己的身体是特别的可爱,不应当再太自苦了,可又确实很自苦,他明知道身子还很软,可是又刻不容缓的想要去打扮打扮,仿佛只要剃剃头,换件衣服,他就能立刻强壮起来似的,所以,他花了卖骆驼的钱去打扮,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双青布鞋,一双线披儿织成的袜子,还有一顶二毛五的草帽。为什么祥子那么爱干净,甚至于把买车的钱都用来打扮,却连吃一点都不肯,他是害怕什么,还是在掩饰什么?也许因为他来自乡间,他自卑,他自怜,他想要以城市里的生活方式来忘记自己是哪里人,他想要自己完完全全的成为一个城里人,他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他唯一的朋友是这座城,它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这里有的看,有的吃,到处是光色,到处是声音;只要自己卖力气,这里还有数不清的钱,吃不尽穿不完的万样好东西。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他爱这里,并且想成为这里的人,想成为比自己更高一等的人。

我想祥子是羡慕刘四爷的,并且想象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人,可是,他觉得自己要比他强,因为他比他善良,他比他正义。刘四爷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快七十岁的人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帐。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恰巧入了民国,巡警的势力越来越大,刘四爷看出地面上的英雄已成了过去的事儿,即使李逵武松再世也不会有多少机会了,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哪里改松一步,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跟他耍滑头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辆车,拉他车的人的光棍可以再厂里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帐而和他苦腻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的帮忙,这叫作“字号”。然而,刘四爷也有不得意的事儿,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长得像男人的女儿,父女一个打内,一个打外,倒也把车厂治理得挺好。刘四爷的晚年并没有他之前那么风光,自从跟女儿断绝关系后,自己孤身一人,没有能力管理车厂,不得不卖掉,最终与女儿没有再见的机会,白发人送黑发人,连女儿的坟在哪儿也不知道,我想。他晚年的凄凉不比祥子的遭遇差。祥子也没有像他想象的像刘四爷一样开了车厂,挣了钱,娶了老婆,比刘四爷过得好,相反,他最终的堕落连自己都预料不及。

“祥子来自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祥子为什么会失去父母与田地呢?是疾病夺去了双亲,是地主抢去了田地?还是祥子不肯吃苦,卖掉了田地,或是他在农村已经堕落了,才到城里来寻找新的希望。可是城里的祥子不怕吃苦,他有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便能吃饭的活儿他几乎全做过了,他相信他的聪明与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现实,这让我很难去猜测他以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而老舍先生却闭口不提。

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了人生的第一辆车,然而,很快他又失去了,而且,连带着自己。他被大兵捉了去,他的衣服鞋帽,他的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和满脚的疱。不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久就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说一声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功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辱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

祥子是聪明的,他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危险,别的都不重要,逃命要紧。他趁着打仗的时候逃了出来,还带走了三只骆驼,这是他买车的希望,然而最后买车的希望落了空,他还是决定通过拉车来买他的第二辆车。他默默地努力着,直到遇见了小马儿和他的爷爷,一辈子拉车也不能有好成就的人。一想到他们,祥子把一切的希望都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嘛成天咬着呀跟自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饿劳碌,还能像个人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他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对这个社会开始动摇了,开始不满了,然而,没有什么能打到祥子的,他仍然继续拉车,直到他又失去了钱不得不回到人和车厂,不得不跟虎妞结婚。

虎妞,祥子生命中的一个插曲,这个插曲的重要性在于她延缓了祥子堕落的速度,如果没有她,祥子早就不是祥子了。我开始一直以为,虎妞是爱祥子的,为此,她不惜与刘四闹翻,不惜忍受没有热闹的婚礼,却不知,她太有心计了,步步都在算计,祥子就像她手下的一件工具,是她为自己“幸福”的牺牲品,最终,她自食恶果,难产死去,我开始是恨她的,到这里,我又不禁要同情她,然而,我更同情的是祥子。祥子不爱她,可是,他是爱这个家的,不然,为何多次犹豫却不逃离呢,虎妞正是抓住这一点,钳制住了祥子,使他心不甘情不愿的却也要听她的使唤。“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这是虎妞死去的时候,老舍的话,让人有一种吃了哑弹,想说,想哭,却又说不出,哭不出的感觉。

虎妞的死对祥子的打击很大,然而他并没有跨,令他完全奔溃的是另一个女人——小福子,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小插曲,之所以也称之为插曲,是她也就存在那么一刻,还来不及让人心痛,来不及让人遐想,一切就结束了。小福子的遭遇令人同情,那么,祥子对她,是同情,还是爱呢?“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的确,这是祥子理想中的,一直以来都想要得到的妻子,虎妞却不是这样。“他不大爱说话,见了她,他愿意随便的说;有她听着,他的话才不至于白说;她的一点头,或一笑,都是最美满的回答,使他觉得真是成了‘家’。”是的,祥子要的是家,而她,能给她家的感觉,这就够了,不论她是谁,不论她出身怎样,外表怎样,祥子铁定了要爱她。然而,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所以,祥子放弃她了,不可不免的一放弃就成了永远的抉择,命运不给他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就算放弃了,他也是没有忘记她的,他想着她,并希望给她好的生活,尽管现实并不允许。当他得知她的死讯后,他的天塌了,心里所有的希望破灭了,他彻底的跌入深渊,再也爬不上来。祥子变了,彻底的变了,他成为了一个活着的死人,他做一切不好的事,如行尸走肉般苟活着。“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想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最后的结局让人心痛。

曾经看到一句话,“生活会慢慢弄冷一个人,一条胳膊,一节手臂,一只手指,然后是整个人生”。以前不甚理解,如今赋予祥子,倒是恰当不过。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你讨厌,却又不得不接受,你喜欢,却也无法决定未来,社会是个控制器,所以人都是机器,没有自制力的机器,习惯被牵着鼻子走。可是,人毕竟是人,人是伟大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是有思想的机器人,有决定自己的力量,顺从或反抗,屈服或不屈服,不是别人能决定的,而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与意志。祥子最后的结局让人很痛心,也让人思考背后的推手,是社会,还是他自己。我想,这并不仅仅是黑暗社会吃人的结果,更是他没有没有坚持,没有信仰,没有方向的结果。我一直觉得祥子的农民阶级的守旧思想很重,他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对未来的美好观望,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社会击碎了他的梦想,然而,他更没有自信,自卑使他对一切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以至于,以前,他养着生活,最后,他让生活养着他。

生活是生命中一个较高的层次,要生活,就得先学会生存,可是,生存,何其难也。文中提到祥子在虎妞去世后拉包车的一个主人——夏先生,他在衙门工作,最近娶了个姨太太,不敢让家中知道,所以特意挑了个僻静的地方另组织了个小家庭,祥子不喜欢这一家人。“夏先生的手很紧,一个小钱也不肯轻易撒手;出去进来,他目不旁视,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太太手可松,三天两头的出去买东西;若是吃的,不好吃便给了仆人;若是用品,等到再去买新的时候,便先把旧的给了仆人,好跟夏先生交涉要钱。夏先生一生的使命似乎就是鞠躬尽瘁的把所有的精力与金钱全敬献给姨太太;此外,他没有任何生活与享受。他的钱必须借着姨太太的手才会出去,他自己不会花。”祥子也是,他一生的使命仿佛就是买车,他的钱必须借着买车的手才会出去。他们,都为了物质而奔波,不得不奔波,要么生,要么死,然而,祥子没想过死,一来他放不下这尘世的点点滴滴,这令他又爱又恨的社会;二来,他觉得羞耻,他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不能以娘们或小孩的方式死去,这会成为笑柄而被洋车夫们广为“传诵”,他丢不起这个脸。

老舍的文章总有个特点,就是看了里面的人,你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恐怖,总让人伤感,总让人深思,他不留余地的,残忍的,疯狂的,把社会的疮疤揭给每个人看,使人哭泣着站在原地无法动弹,直戳每个人心底最暗处——人,那么美,又那么“黑”。

祥子是善良的,忠诚的,可是,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相反,他失去了一切,也失去了重拾一切的信心,他的心没有了,被别人摘了去,也或许,被自己抛弃了,既然什么都没有了,空有一颗心,空有一身抱负,有什么用呢?不要了,不要了。当他扛着旗,不听言语的挪动时,仿佛一只行尸走肉般被人用线牵着的木偶,不错,他是被旧社会操纵的木偶,反抗了那么多年,突然间,一切还原,没有自由,没有心,无需灵魂。

每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都会被生活打磨,有的人因此走上大道,有的人因此坠入深渊,有信仰的人得以长存,失去信仰的人万劫不复。我们,会受苦难,会经折磨,但我们更会走向明天,充满面包与书的世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幸运我生活在和平而又充实的年代,但,我从不因此而沉沦。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