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紫禁城的黄昏(上)》有感1800字

“太阳在黎明升起,又在黄昏落下。夕阳虽被黑夜所吞没,但又照亮了光明灿烂的新一天,这正是那些敬佩和尊重中国人民的人(所有了解他们的人都会敬佩和尊重他们)所热切希望和深信不疑的,尽管在别人看来是漆黑一片,但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坚信,我们看到了天边第一线破晓的曙光。”

作者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显然,他认为清朝会从大劫难中复出,拥有一个长久、荣耀的未来,可尽管溥仪于1934年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但他不过是日本人手中的一个傀儡。此外,三年之后,曾经强大的中国陷入了其现代史中最为悲惨的一个时期。

作者庄士敦对中国的热爱让我不由得敬佩,清末民初中国历史的大变局让每一个中国人痛心疾首。而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他对中国的皇族充满了好感,他希望溥仪过着类似英国绅士的生活,这样的话,无论将来帝制能否复辟,溥仪还能成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影响和受人尊重的君子。也许,溥仪并不像教科书上描写的,是一个甘受奴役,甚至出卖国家的懦夫,而是一个积极进取,试图改变现状的少年,否则老师怎么会为他申冤。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庄士敦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似乎并不是那么中肯,但他以一个英国文明绅士的眼光叙述历史时,也可以给我们不同的视角。

一、 激进的改革家——光绪皇帝

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光绪皇帝是一个软弱到被慈禧太后玩弄于手掌的傻子,但是杰出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难道更傻,愿意选择一个完全没有独立思维的人去大谈改革,还妄想得到他的支持?必然不会,1898年春,年轻的皇帝第一次会见康有为,就给康有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发现皇帝不仅愿意同情并支持维新运动,而且渴望并已准备好成为运动的领导者。

当然,光绪皇帝从未忽视反对势力的强大,他清楚地知道要避开来自颐和园的威胁,必须使顽固派奉皇太后为领袖的企图破灭。于是,他选定了掌握着有效的军队,对维新运动持开明态度的袁世凯,却不知道历史正跟他开着什么样的玩笑,他所倚重的袁世凯竟在几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叛徒。

结局可想而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将皇帝囚禁,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因替他求情,也被投入井中。可想而知,对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光绪皇帝,这是多么大的耻辱。据说,当时要求袁世凯刺杀皇太后的并不是光绪皇帝,他不会做出这么不识时务的事情,可是,这些都不重要,他踌躇满志的他看着大清一天天走向衰落时,也会想到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吧……

二、 威严的摄政王——慈禧太后

虽然在中国,从未将摄政王的头衔授予一个女人,皇后或者皇太后发挥摄政作用,往往被称为“垂帘听政”,可是加之于她,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她本可以在颐和园安度晚年,却因为世事的动荡而一次次卷入无止尽的斗争中。

或许,她在“禅位”之后,成为了更加威严、更加显赫的人物,所以即使一心向往平静的生活,也最终没能如愿。最终发生了“戊戌政变”,朝廷颁布了一份简短的诏书:“帝遇疾,皇太后复训政”。与其相信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对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倒不如给她一个恰当的时代背景,来解释这一切。如果没有光绪皇帝支持的变法威胁到偏执的她,她又何必如此?

在我看来,她不过是想拥有一个安逸的晚年,只不过有太多无辜的人为此做出了牺牲,这样一来,历史怎能原谅她如此自私……

三、 前沿的维新派——康有为

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杰出人物,他忠于皇帝,是一个忠诚而恭谦的孔子信徒。作为年轻人的导师和引路人,他的名声传遍全国各地,引起了一批有相当影响力的达官显宦的关注,其中包括对变法起巨大作用的皇帝师傅翁同龢,尽管是当时的儒学领袖和一流的旧式学者,他却是个思想开明而豁达的人,对康有为的著作有着浓厚兴趣。也是他,将康有为的政治观点引荐给皇帝,并获得赞同。

但即便是这样的支持,维新变法仍然走向了末路,英国人有这样的观点:“康有为是‘热情的空想主义者’,光绪皇帝是‘缺乏经验的懦夫’,他们急于求成,企图在一夜之间挽救中国,导致了失败的必然结果。”可是,如果光绪皇帝将改革措施按部就班地展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挽救奄奄一息的王朝呢?是要等待慈禧太后的支持,还是要等她将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赶尽杀绝,留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呢?

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康有为等人的功绩是历史不该遗忘的光辉,哪怕,他只是一个落魄的勇士,也请给他掌声……

清末民初的历史舞台,演绎了太多悲伤,太多无奈,太多凄凉,紫禁城的黄昏过去,终究会迎来光明灿烂的明天,哪怕往后的故事,似乎全是充满了眼泪的辛酸,可穿越历史的尘埃,还是有一些人熠熠生辉,值得我们铭记……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