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戏》有感1500字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鲁迅的作品,一股超凡脱俗的正义感从骨子里涌出,缓缓地,慢慢地浸入心田,细腻的笔尖下,人儿,物儿,跃然纸上。

《社戏》结构上浑然天成,给人震撼心灵的一击。前一部分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部戏。在北京的戏院里,辛亥革命之后了,领座的人还拖着很光大的辫子;“包座捧场”的旧俗依然盛行;由于售出的票比座位多,戏园里人满为患,上演的节目则是宣传封建节义的《目连救母》之类的旧戏。无怪乎“我”感到不快。鲁迅竭力渲染了戏园里的混乱、烦闷与令人窒息的氛围。然后采用倒叙的手法写“我”少年时代:“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的很好的戏”。他在回忆起儿时在外祖母家平桥村和小伙伴们看社戏的经历,就津津乐道了。由于平桥村是一个“极偏僻”、“住户不满三十家”的小村庄的缘故,这里的人没有受到多少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的束缚。鲁迅是个小客人,因想看戏未能如愿。孩子们都为他分忧,共同设法,终于成行。路途中,伙伴们之间处处互相体贴,互相关照;归程中饿了,他们又以罗汉豆相款待,有的还叫大家来“‘偷’自己家里的”……存在于农民和农家子弟中间的民俗美,反映着他们的纯净与高洁。时间上前后前后相距二十余年,心境却迥然不同。作者在对比中揭露和鞭挞了国民性的弱点,赞美了淳朴的农村民俗。

鲁迅的笔墨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幽美的乡村视野图。“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脊兽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文章中不乏这样的笔墨,字里行间散发着田野的美,自然的美,生命的美。像这样的句语错落无秩的点缀在文章中,似乎是一条线,又好像不是,着实体现出文章的建筑美,文字美,意境美!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农家子弟双喜,阿发以及六一公公。迅哥儿能看到戏要归功于双喜。起先母亲不同意,大家都还在迟疑中,双喜便大声地说到:“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列出一条条足以让人放心的理由。看戏时,双喜的品评都是孩子气的,天真可爱;在老旦冗长乏味的唱声中,孩子们哈欠连连。他当机立断,“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这足以凸显出双喜頗受孩子们的拥戴。他不仅体察人意,聪明有主见,而且有指挥若定的才干。阿发的形象也令人难以忘怀。在孩子们决定“偷”豆宴客后,他上岸“往来的摸了一回”才“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大的多呢’。”仅此一件事,凸显了他诚挚无私的品格,纯洁坦荡的心地。归程的时候,“和开船的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拨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展示了农家小伙勤劳勇敢的品格。

最挑逗便是六一公公了。大伙儿顾虑用了六一公公的柴和盐,“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的,会骂的”。料想,六一公公卖豆回来言语竟十分和蔼“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罢?又不肯好好摘,踏坏了不少?”最出人意料的是得知请迅哥儿客时,还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这真是大市镇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还送了些给迅哥儿母亲。鲁迅将六一公公欺软怕硬,势力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那么好”,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傲气油然而生。

《社戏》中,鲁迅的笔墨流露出一种温厚,喜悦的情感,“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那夜的好豆——也不在看到了那夜似的好戏了!”在封建恶俗盛行,人心麻木的环境中,对自由,纯真,爱的向往是鲁迅童年的心声,更是无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的心声!

笔点阴阳,墨指乾坤。读《社戏》,品人生,看社会。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