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老头》有感600字
作者:詹慕丝 时间:2018-05-29 12:09:27 我要投稿!
【第1篇】
在看《高老头》时总是不能顺畅的读下去,总是要反复体味,从而也想到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巴尔扎克锋锐的语言吧,或者说是一针见血的深刻。
书中最然我感慨或者应该说是让我震惊与愤慨的一句话就是“他也只能是个父亲”,不是我矫情,看到这句话时真的特别心疼,为高里奥心疼。 我找不出其他字眼来表达我的感受。如此简单朴实的一句话,便揭示了高老头一生的命运,然后他的慈爱也刺痛了读者。一个父亲的爱可以这么无限放大,两个不可理喻的女儿被她这么不可理喻的爱着。可既然是感情就无法甚至无需理智来控制啊。北里志控制的情感也许是明智的,可是被理智束缚的感情却也一样很痛苦。
也许这个故事最可悲的就是高老头在林中是最后的结论“金钱可以买到一起,甚至可以买到女儿”“既然做了父亲,就应该永远有钱,应该能驾驭女儿,就像会驾驭劣马一样”。
高老头“觉悟”了,因为他太痛了。其实拉斯蒂涅克、伏脱冷、伏盖太太的所有房客们,甚至两个道德沦丧的女儿以及生活在这个不堪世界的所有人,眼睛都是雪亮的,能看清黑暗的一切,火找到纯洁的心灵加以利用,或是放任其黑暗下去,虽然之后,悲剧之后,大家又恢复了麻木与无关痛痒的状态。负罪感之后,快乐仍旧快乐。或许正因为看的太清楚了,所以才更痛苦,为了减轻痛苦而变得麻木,所以才更加悲剧,所以才更加不堪。在经历了苦痛的打击之后,有两种结果。无条件的接受一切,适应一切,麻木,就如大多数人那样,找到可以在这个不堪世界立足的方式,无论有多肮脏;或者奋起挑战与反抗这个世界,就像伏脱冷那样洒脱。
【第2篇】
人性的弱点——读《高老头》有感
听!有人在唱:“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这些天,我读了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主人公就是高里奥老头和拉斯蒂涅,此外还包括伏脱和鲍赛昂夫人。这四个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社会现象——金钱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它诱人堕落,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酷无情,它导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高里奥原是面粉商。大革命时期,他趁灾荒年搞囤积,大发了一笔横财。为了让两个女儿攀上一门好亲事,他把自己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她们。可是,两个女儿眼里只有钱,不过两年,就把父亲从自家赶出来,可怜的高老头不得不去租住破旧的公寓。20年间,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财产都给了两个女儿,可最终却像被榨干了的柠檬壳一样被女儿们丢弃。直到死,两个女儿为参加舞会都不愿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让他含恨而终。这样的社会,哪儿还存在道德理想?金钱才是全社会的统治者,得之者胜,失之者败。而作品另一个主人公拉斯蒂涅,更是经历了一个堕落的过程。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之下,他的性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不断刺激着他的欲望,最后抵不住金钱的诱惑,走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作品中所描写的这些世态炎凉,让人惊叹,促人深思。谁能够说当今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多少人一旦走向社会,就禁不起金钱和各种利益的引诱,最终充当了金钱的奴隶。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不都是为了钱吗?可是最后落得什么下场呢?
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人与人之冷酷的金钱关系,读来让人震撼,同时也为巴尔扎克对社会的深刻揭露而慨叹。我们不应当对生活过于苛求,应该珍惜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对于钱,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其实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在于拥有绚丽多彩的生命,认识到这点,我们才会活得更加坦荡,更加快乐。
【第3篇】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含辛茹苦的老父亲,因为过分溺爱女儿,为满足女儿的种种欲望,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卖掉了手上所有值钱的物品,让女儿们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而儿女们,仅仅需要钱时来与父亲亲热一下,到后来竟将父亲拒之门外。然而这可怜的高利尤老爹呀,仍旧执迷不悟,哪怕听见女儿的一声“爸爸”,便心花怒放。最终呢?就在这个悲剧的结尾,高老头因为女儿经济陷入困境,再也无力相助,心力交瘁。临死前,还在呼唤着女儿的名字。可你知道吗,他咽气到时候,连买裹尸布的钱都没有,在他简陋的葬礼上,居然见不到他女儿的身影!
你也许会感到惊讶,觉得有些夸张和不可理喻,可正是这个过分爱女儿的高老头,正是这个过分被爱却因虚荣心而不知感恩的女儿,在我们身边,同样被不断复制!
前段时间曾报道过一则新闻:有一位母亲送儿子去日本留学,需大量的钱财,这样的消费已经使本不富裕的家庭所剩无几,但儿子仍时时向家里要钱,而母亲也四处借钱,供儿子使用。儿子却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几年才回了一次家。回到家后,还找母亲要钱。母亲很无奈地告诉他,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那狼心狗肺的家伙,竟拿起刀捅了母亲……
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分寸,爱亦是如此。许多父母视儿女为命根子,并施加过多的爱在他们身上。不,其实所有的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爱的方式有所不同。长时间的溺爱,有求必应,反而会导致儿女不懂感恩和知足,爱的人,和被爱的人,最终都不会快乐的。而作为儿女的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学会感恩和孝敬父母。
希望,高老头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