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玉案·元夕》有感600字

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又像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如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种香气弥漫着大街。悠扬的凤萧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美人们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着人群走过,阵阵幽香飘洒人群。我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次,猛然回头,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疏疏之处。《青玉案·元夕》所描绘的场景使人陶醉,而那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也久久地回荡在我心中。

第一次感受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很小的时候,当妈妈吟着这首词时我感到新奇,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我拉着妈妈的手,让妈妈解释这词的意思。在妈妈的解释中我仿佛看到了元夕的夜晚:到处绽放着绚丽的烟花,高挂的灯笼随风摆动,一副热闹繁华的景象。但是却有一个孤独的背影漫步在大街。其实当时我只能透过妈妈的话“看到”这样一副画而已,别的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却喜欢上了这首词,经常朗诵着它,渐渐地,渐渐地,仿佛读懂了什么。

这次暑假里,看到了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悬思】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苦索】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顿悟】也。原来第三境是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来这首词具有“涵盖广泛”的特点,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不止是它所描绘的景象,还表现在它给人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启发。

《青玉案·元夕》这首短短的宋词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和感悟,到现在为止,我只能读懂到此,但我会继续阅读经典作品,让阅读成为我的习惯,来丰富我的文化底蕴。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首词的感悟也会渐渐深入。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