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读后感600字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凤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这个暑假,我读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本书充分展现了以毛XX、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当然,这些优秀青年都被一位位优秀的教师所改变。

本书主要讲了毛XX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1913——1918)的求学生活。同时展现了毛XX、蔡和森、向警子、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袁门立雨。毛XX的文科很好,可袁先生的作文课他却厌恶极了。不管他怎么学习梁启超,怎么努力,成绩就是提不上来,反而走下坡路。一次课上,毛XX实在受不了,冲出教室不上课了。但是最后,恩师杨员济对毛XX一番疏导,他终于认识到错了,到袁老师门前袁门立雨,袁先生被感动,送给他一套《韩昌黎全集》,让他用心读,读懂什么是真正的千古文章,文章自然会进步。

俗话说的好:“严师出高徒。”袁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诞生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在袁先生的教育与开导下,毛XX成为了他手下最优秀的学生。当然,提到“恩师”二字,杨昌济杨先生是必定要被联想到的。他教育毛XX做人做事,时时刻刻给予鼓励与支持,师生感情如同父子一般。在1920年1月,杨昌济因病逝世于北京,女儿杨开慧与学生毛XX在病榻前陪伴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临终前,他还在向广州军政府秘书长章士钊写信推荐自己心爱的两名学生:毛XX与蔡和森。信中说:“二子海内人才……君不言救国则已,言救中国,必先重此二子。”

读到此处,我也会想到我的付老师。三四年级时,我最害怕的就是阅读理解,一做阅读理解题,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什么是静态动态?这句话怎么理解啊?主旨倒底是什么?有时我勉强过关,有时错得一塌湖瘙涂。但有一次,付老师对我们说“阅渎理解是语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你会读,会写,阅读理解就不在话下。”她顿了顿又说:“当然光会读写也不可以,还要学会有目的的积累,了解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还有作者其他作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如果是考试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哦!”我们听得似懂非懂,付老师又问:“哪位同学觉得自己阅读能力做得不好的站起来”。我和几个同学慢慢起身,付老师把我们聚在一起挨个提出了建议。到我时,付老师拍拍我的肩:“你呀,就是因为马虎不认真。做题的时候认真读,仔细审,还可能出错吗?”接着她又帮我整理了一下红领巾:“最重要的一点相信自己,自己一定能做到。”从此,每逢做题我都相信自己,就再也没有出过错。师生之情,满是浓浓感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师生情深,乃天经地义也!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