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600字高中

不可追——读《目送》有感

读龙应台的文章,总是与旁人的不同。她的文字细腻平淡,从不见惊涛骇浪。却字字如同女子尖尖长长的指甲,直扎进心窝最柔软的地方,还要转上两转。既引出一股暖流,又挑起一阵隐痛。

这是我第三次读目送这篇文章。初读时还是一昧追求辞藻华丽的小姑娘,只是倾慕那婉转细腻的文笔。再读时正是伤春悲秋的年纪,感慨于文中哀婉悲叹的情怀。如今再读,却生出几分别样的慨叹。

对家对亲人的眷恋,终究要到离家时才晓得。对童年对伙伴的情怀,总归要到物是人非才惊觉。

这一年是我首度离开家和父母,虽然说不上自己出去闯荡,总还是一时难以接受。我曾在与父母挥手道别的时候忍住泪水,也曾在归家时喉头哽咽,那些曾经不以为然的矫情,原来真的是不可控的情绪涌动。

龙应台的文字少有大量抒情,她平静地叙事,淡淡地感慨,把理解和遐想的空间尽数留了出来。那句收笔精妙的“不必追”,乍读时,我所想的是父母儿女渐行渐远,自己怔怔站在原地的怅然。再读时,却觉得事非如此。那句“不必追”里,分明是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假期里旅游,火车车厢里有不少孩子,嬉戏打闹,欢声大笑。我远远望着,仿佛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拍了张照片发给密友,对方也唏嘘不已。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当初追逐玩闹的日子,欢喜的那样简单。如今过去了好些年,与当初的自己相去甚远。我们与许多同龄人一样,只在屏幕上寻找乐趣,有时也觉得无味。然而那些因为一颗糖一句话而开心大笑的日子,总归是已经过去了。那些一起过家家做游戏的小伙伴,早已失了联系。

某日与母亲聊天,说起送我上寄宿学校的事。母亲慨然道,“我们也不是多舍得,只是知道这些事你总要自己面对,不如让你早些适应。”我一时无话。这是父母的放手,无奈而坚决;这是我的独立,茫然却勇敢。

原来不仅仅是身边人行远,自己也在选择的路上一意孤行,不能回头,不能后退。我们生命的这趟列车,不停地有人上车下车,而我们继续向前驶去,不做停顿。

也许所谓不必追,更是不可追。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