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雪山》读后感600字

近一直在读余秋生《文化苦旅》,我正好停在了中间这一篇《鱼尾山屋》。于是开始思考这一篇带给我的感受。

看说明后,我知道他贴地历险数万公里,考察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遗址。余秋雨从希腊开始到埃及,又“出埃及”去了中东,再至印度,后抵达尼泊尔。在这间叫做鱼尾山屋的旅馆写下了他的思想所感:通过其他文明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各种文明的欣赏与融合,加上从地理、历史角度的分析,好像余秋雨得到了一种规律:盛极必衰来总结中东地区多年来的文化汇集。

这种由人们创造出来的文明与现代,并不能使余秋雨正真静下来写心中已想到的反思。所以他也同很多人一样喜欢上了淳真、忠厚、慢节奏的尼泊尔,一个更贴近自然,未被“玷污”的地方。余秋雨认为:人们并不愿去一个“忙碌”,或者说“庸碌”的地方,这种地方,不能给人以舒心。

也就是文中而言,余秋雨认为,中华文明引以为傲的,是延绵几千年而未曾断绝、依然未被“打垮”。我们在庆幸、骄傲的同时,却也要看到负面的一切。

随着经济走向繁荣,也一定会带来文明的“非自然文化”。书中所提到的:繁衍过度、消度过度、排放过度、竞争过度等一系列表现,都在使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化文明走向负面。经济繁荣在这可能并不是好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中华文明该改变吗?沉重的负担就会使我们毁掉自己的文明吗?

我认为书中相同,我作为中华文明创造者中的十几亿之一,我们确定该适应地审视自己,看清文明发展的前路。应该向几年前的文明看齐___简单、自然。我们卸下沉重的盔甲了。并不是指不看重经济,应该要一同管理建设。

尼泊尔鱼尾山屋让余秋雨聊渐渐懂得:回归自然。

我特别喜欢这篇文中一段话:“我们这一代人生的太晚,没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为你说话。我们这些人又太过于疏懒,没有及早地去拜访你的远亲近邻。我们常常过于琐碎,不了解粗线条、大轮廓上你的形象。但毕竟还来得及,新世纪刚刚来临,今天,我总算已经及时赶到。”

我之所以喜欢这段文字,是因为余秋雨在这样寥寥数语中那么不留痕迹地渴望自己回归本真与自然,是那样真切。

所以,我想,过去的辉煌与历史,也该放下了,试着贴近自然。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