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那些人物
作者:李子文 时间:2021-03-24 10:42:55 我要投稿!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们,你最喜欢谁?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而她的母亲赵姨娘是一个丫头出身的卑微的妾。或许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语言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
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摆脱母亲卑贱出身的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格外公正,小小年纪便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且有条不紊,兴利除弊,精明干练。
但是妙玉呢?
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年幼时因身体不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苦闷。妙玉美貌且才华横溢,但她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乃至厌恶,她有严重的洁癖,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无论在什么时候,恐怕也很难有知心人。
但是,《红楼梦》的作者,委婉的使人们感受到妙玉孤僻背后隐藏的热情,她爱过宝玉,可妙玉是已出家的尼姑呀!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所以妙玉的不近人情,正是一种防卫,间接展现了她的苦闷,柔弱,无助,我们能够“不喜欢”乃至“嘲笑”妙玉吗?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他引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作者通过一个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她们为什么“努力”,为什么“孤僻”,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美。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宝玉的本性。似乎花心且痴呆的贾宝玉,才是红楼梦中最美好的人!
初读《红楼梦》,喜欢黛玉,喜欢她的高傲与孤独;也会喜欢史湘云或探春,喜欢她们的聪慧才情,大方气度,喜欢她们积极而乐观的生命态度。
再读《红楼梦》,看到的人,不再是宝钗,王熙凤,不再是风光亮丽的人,而是作者用极悲悯的笔法写出的贾瑞和薛蟠等人,他们或堕落,或沉沦,但作者却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
《红楼梦》,包容每一个,即使是最卑微的角色。
《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人们,原来也都如《红楼梦》中一样,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领悟---对生命的尊敬。
《红楼梦》其实是一本“佛经”。
指导教师点评:
读《红楼梦》,体味人生百态,学会包容,小作者心胸何其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