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要正能量—— 读《悲惨世界》有感

还记得那一天,我从书店里买了这本书。 

这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它讲述了一个命运曲折、悲惨的普通人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冉阿让的男子。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很早去世,只留下他和姐姐。然而姐姐的丈夫不久也死了,还留下了几个孩子。从此,冉阿让承担了父亲的角色。他每天都不分昼夜的工作,回到家也只能喝到白开水一样的菜汤。在一个冬天,他找不到工作,家里连一粒面包屑也没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偷面包。不料,却因此进了监狱。在狱中,他多次越狱,随着他被抓回,他的总刑期变成了十九年。 

初读这本书,我同情冉阿让悲惨的遭遇,同时也为他感动不平,觉得当时的社会黑暗、残忍,充满了邪恶。直到另一个人物的出现,让我感觉社会中还是有善良的。 

这个人就是卞福汝主教。冉阿让出狱后,没有地方歇息,经人指点,踏进了卞福汝主教的家。主教非常欢迎他,没有问他的来历,请他睡最暖和的床,家里唯一值钱的银烛台也放在桌子上。然而,冉阿让对这个社会充满了仇恨,半夜偷走了银烛台,却在第二天清早被抓获。卞福汝主教没有说出事实,谎称是自己送他的银烛台,并悄悄告诉冉阿让,要他重新做个善良的人。 

读到这里,我不禁敬佩卞福汝主教的崇高人格,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能有一颗这样的心,并竭尽全力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真是难得可贵。 

从那以后,冉阿让便办起了工厂,因为革新了几个生产过程,他发财了。可他没有忘记主教的话,他用赚来的钱给这个贫困寒酸的城市修建学校、医院,并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甚至半夜像贼一样潜入人家,留下一笔钱财。于是,一个以他的工厂为中心的居民区形成了。在这以后,他又遇到了一个悲惨的母亲.......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些人们的残酷无情,也为像冉阿让、卞福汝这样的人赞叹。 

因为无论何时,社会总需要这样的模范,这样的正能量。而且,这样的正能量还得大力地弘扬,那么,人间才能充满温暖、关怀和爱。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