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爱因斯坦》读后感600字

主宰自己的时间——读《中国的爱因斯坦》有感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题记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一句谚语从小时候就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边。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人的一生虽然有许多个明天,但每个一分一秒都要去珍惜。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会获得串串硕果;而懒惰者只能获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凄凉叹息。这一点点感悟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有着中国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华罗庚总是起早贪黑地看书、学习。白天,他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时间之余,总是埋头演算习题,晚上,就在隔壁人家在5、6点起床磨豆腐时,他已点着油灯在看书了。正是由于他抓紧每分每秒,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滚滚东逝长江水,大浪淘尽千古英雄。何谓生命?比起岁月的长河,它犹如转瞬间即逝的流星。华罗庚先生惜时如金,忘我学习,而我……在学校里,课堂上,利用老师没盯着的几分钟,做点儿小动作;在课余时间,总是与同伴们追逐打闹,没有静下心来翻过一页书;在家里,总是沉迷于上网、看电视,没有与书为伴。老师,爸妈也经常叮嘱我,多学习,多读书。可我总认为:我还只是个小孩子,还小,学习读书有的是时间。现在我明白了: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来看,大概只有二万五千多天,除去睡眠时间,只剩下八千五百多天,还要减去天真无为的童年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垂暮之年,真正属于的我们生命,其实很短暂,俗话说得好:“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儿童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我每天竟还浪费读书时间去睡懒觉,真不应该!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在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这样,我们才可以主宰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