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

瓦尔登湖

【第1篇】

四季与湖泊---读《瓦尔登湖》有感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们为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

16岁进入哈佛大学的少年品学兼优,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此少年亨利.戴维.梭罗,写出了美国最好的书。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自建一个小木屋,记录两年林中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

《瓦尔登湖》一部自然与人类的心灵探索之书。梭罗以瓦尔登湖及周围山川为蜜友,他细腻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自己、探索自然。人类无时无刻不与青草、鲜花、雨露和整个自然联系着。自然不仅为梭罗提供他寻求许久的栖身之所---瓦尔登湖,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瓦尔登湖》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梭罗的小木屋花费了他28块1角2分5,饮食费用及其他支出总计61.9975美元,透过这些看来枯燥数字,我看到是他具有古朴遗风的生活观。他深深地扎入生活,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一部批评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人们总乐于谴责无所事事,而碌碌无为不更应该受到谴责?在瓦尔登湖度过的第一个夏天,梭罗没有读书,没有种豆,而是坐在树木中间,从日出到正午,甚至黄昏,在宁静中沉思,并非使他的生命被减出了时间而是让他的心灵接纳更崇高更神圣的东西。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的四季之旅。春日,听溪流汨汨,万物复苏;夏日,在豆田劳作,赏湖的颜色变化之美;秋日,看落叶萧瑟回归大地,叹生命伟大;冬日,缓步于晶莹剔透的冰面……梭罗笔下的四季,是那么美,那么神圣。

“超验主义”梭罗让我想到如今走红网络的中国90后农村姑娘——李子柒。一粒黄豆到一坛酱的乐趣;一粒稻米变成米饭的神奇;养蚕缫丝到制成衣服的故事……她用心捕捉和呈观了这些古朴的田园生活,这正是现代人一心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她把辛苦的农村生活演绎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同为田园者,梭罗又何尝不是?他们用清新脱俗的生活方式享受着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世界。

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彼时我们正当年少。正如梭罗在结束语所说:“这就是明天,那个仅靠时间的流逝永远不去破晓的明天。”这样的明天,属于我们少年。瓦尔登湖,梭罗的湖,少年人的湖,我们的湖。

【第2篇】

唤醒你内心的平静

————读《瓦尔登湖》有感

“瓦尔登湖的美是低调的,虽美却谈不上宏伟壮丽。”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到。两年间,为了找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逃离现实中的原罪,他选择来到瓦尔登湖畔,去经历一次跨越时光的旅行。

“我喜欢独处,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同伴了。”是梭罗对瓦尔登湖生活的评价。他在湖边搭了座小木屋,去体验平静的生活。在辽阔无边的丛林中“万径人踪灭”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冬天,鹅毛大雪覆盖了森林,狂风刮过小屋,冰天雪地中连声音都会被冻住,几个月看不见人是常有的事,只有与寂寞为伴,才可以宁静的生活下去。

在“访客”一章中梭罗曾写到:“我本性就并非隐士,如果我因为什么事情走进酒吧的话,那我很可能要把那些经常到这里来而坐着不走的客人比下去了。”当有人来访时,他并不拒绝,小木屋的客人有伐木工、渔人和猎人,也有诗人和哲学家……梭罗经常会带着他们一起到屋后的丛林中去消磨时光,亦或是与孤身前来的客人分享他菲薄的午餐。

当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时,梭罗便会漫步西行,去“镇里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充盈着寂静的松林中,他可以一边吹着习习凉风一边读书,享受一种惬意;还可以坐在窗边去花一天的时间观察天空和飞过的鸟儿;更有机会沿着铁路一直走下去,去和火车上的人打声招呼。

如果树林中不曾有人来过,那剩下的生灵会是什么?答案是树和植物当梭罗还未在丛林中安家时,他们就已经住在这等他了。

野鼠与梭罗生活在一起,和他一起品味午餐的面包;鹧鸪住在他家隔壁,与其一起享受森林的宁静;两窝蚂蚁在他的庭院中发起了战争,争夺着另一方的领土;潜水鸟游荡在瓦尔登湖中,和梭罗分享着自然的赏赐……

《瓦尔登湖》不仅仅是梭罗在自然中生活的经历,更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悟出的人生。他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对这世间的思考,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当真正清醒时,人们才会明白,他所诉说的真谛。

只有我们醒悟的那天才是天亮了。

————达维·亨利·梭罗

【第3篇】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白天还长,黎明还会来,太阳只是一颗晨星。

——题记

读完梭罗的《瓦尔登湖》已经过去了一周,这本书不厚,但想把它读懂,是要好好琢磨一段时间的。读第一遍我花了两天,读完脑袋空空,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秉承着读书人不服输的精神,我重读《瓦尔登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

梭罗在康科德三公里之外的瓦尔登湖,用一把借来的斧头建了一座小木屋,在这里他生活了两年。其实这句话已经可以概括这本书了,这本书描写的不过就是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的第一感受也仅仅如此。然而当我细细读来,我发现梭罗想写的不单只是一本有记叙性质的类似于游记一样的书,他在里面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保持内心的纯净,用自己的双手改造生活。

梭罗是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变革的,他没有选择硬着头皮委屈自己去接受现实,而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选择去和大自然亲近,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沉淀自己的心。“只有我们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开始破晓。”面对快速进步的世界,我们的心免不得在一些时刻会浮躁起来,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痛痛快快地拥抱黎明。

“什么也不能正当地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梭罗勇敢地面对生活,却依旧保持着一颗单纯地向往美好的心灵。他提倡在自我中找到生活的意图性和思虑性,回归精神世界。与其说梭罗选择避世,倒不如说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而选择了出世。在书中,梭罗种了一个季度的粮食被土拨鼠糟蹋后,他找了很多议论性的理由去原谅土拨鼠无礼的行为,他可爱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所向往的精神状态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体会。

现在有些人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上的享受,每天去想自己赚了多少钱,而不是自己收获了多少东西。梭罗曾经因为交不起人头税而被捕入狱,在没有经过他同意下,朋友把他保释了出来。他真的是因为赚不到钱而没有钱吗?梭罗他自己本身更偏向于不想赚钱,而不是自己赚不到钱,他厌倦了只有物质的生活,所以选择去瓦尔登湖建造属于自己的纯净天地。他自己估算过建造小屋的花费,只花了三十元不到。他以最简单朴素的状态,去拥抱自然,去感受精神的美好。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世界如何与我无关,我有我自己的选择。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