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旧社会的黑暗——《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这本书是老舍的著作之一,老舍在创作这本书说过:“好比谭叫天唱的《定军山》,《骆驼祥子》是我的重头戏。”可见他在创作这本书中付出了多少心血。

和许多传世经典一样,《骆驼祥子》并非是一部能让人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阅读的作品。如同许多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部老舍的代表作,甚至没有给读者一些晨曦作为希望,这种沉重的近乎绝望的情绪,始终伴随着阅读进程,直到完结处达到高潮。

本文主要讲述了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第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100块钱,买了辆新车。第一落:祥子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二起: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去买新车。第二落:祥子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了车。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如果就主人公祥子的命运而言,其实并不足以令人的心情沉重至此。事实上,祥子的不幸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他的坠落,作者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指责不公道的世间,轻易的原谅了。几乎令人觉得太过于宽容。我们所看到的祥子,这个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平民的人物,在命运的一次次打击下,彻底坠落成一具行尸走肉。其间可怕的令人绝望之处,并不仅仅是这种打击是物质上的损失,而是对精神的毁灭。

祥子对独立自由的生活的渴望,是一种发自人性深处的呼唤,与社会地位或者文化水平无关。这种独立自由的希望并不仅仅是建立在车能带来的物质基础上,而是具象为一辆自己的车。祥子为买车而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继续奋斗,继续失败。在这样的轮回中,终究耗尽了自己最后的精力。灵魂湮灭在物质的苟延残喘中,个中隐喻,细思令人不寒而栗。

祥子的遭遇或许无法给我们面对命运和社会的不公时,应该怎样把握自我积极意见。至少要记得,无论对世界还是对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没有什么比绝望更可怕的事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