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暑假的时候,我再次阅读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年仅12岁,却智勇双全,真是让我佩服。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被日本鬼子追到雨来家。雨来帮助李大叔藏在了地窖,然后飞奔向外,引开日本鬼子,不幸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扁鼻子军官先是用糖果来诱惑雨来,接着又用金子收买雨来。但是雨来都没有说出李大叔藏身之处。后来扁鼻子军官气急败坏地殴打雨来,可雨来还是不说,最后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机灵的雨来趁鬼子没来得及开枪之际跳入河中。万幸的是,雨来没有死,他用好水性逃走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既高兴又惭愧。我高兴的是因为雨来坚强不屈、机智勇敢救了李大叔也救了自己。其次是惭愧,觉得自己和雨来比起来,真是无地自容。雨来年龄跟我相仿,那时候条件那么艰苦,环境那么危险,但雨来一点也没有因为这些而抱怨,反而成长为一位抗日小英雄。想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关怀备至,而我却不懂得珍惜,真是越想越惭愧……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新中国,可我们也要学习雨来的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当作敌人,同它们斗智斗勇,坚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

【第2篇】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读到王昌龄《出塞》中的这两句时,我认为长征就是到很遥远的边疆去。但在暑假中阅读了红色书籍《长征的故事》后,我又明白了“长征”的另一重深刻含义——她是我们伟大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茁壮成长的艰辛历程和在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当时严峻的历史环境中,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而不得已开启了一段艰难和悲壮的长征征程。

过草地时,经常因为没有粮食而断炊,吃野菜、啃树皮便成了主要充饥的方式,最后迫不得已杀掉运输物资的牛、马。最危险的莫过于吃野菜了,饥不择食,不认识的野草也拿来充饥,很多红军战士都中毒了。为了避免其他人同样中毒,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挣扎着告诉身边的战友:“这草有毒。”看到这里时,我的眼眶已略红、心里闷闷的好难受。

爬雪山时,很多红军战士衣不蔽体,身上几乎没有像样的棉衣棉裤,那白白的积雪、湿冷的空气,让很多本就忍饥挨饿的战士,因为寒冷受冻永远的留在了雪地中。最让人心疼的是有些战士因为体力不支,想停下休息,可只要停下来那很可能就是永远,也许是真的累了想睡会吧。还有些战士,更是在知道自己生命快结束时,脱下自己身上仅有的单薄衣服交给其他战士,只为让他们走得更远、走得更暖和些。

………

长征路上,这样悲壮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白费,红军最终成长起来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富强。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新时代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征路”,毛主席说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用持之不懈的毅力、善于破除困难的决心,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克服出现的一个个问题和困惑,以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小学生,并以此为起点,开启更长的“长征路”。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